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抗美援朝中的反坦克战:51式火箭筒成美国噩梦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坦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诞生起就因为它那强大的火力、快速的机动力和坚固的防护装置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闪击战”更是把坦克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增加反坦克武器,足以征服敌人的大量坦克,才能阻止敌人的猖獗和大量消灭敌人的步兵。”

在松姆河进行的第一次坦克战结束之后,德军第3军团的参谋长对其上级作了这样的报告:“在最近这次战斗中,敌人使用了一种新型作战武器,这种武器极为有效但又十分残酷”。

坦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诞生起就因为它那强大的火力、快速的机动力和坚固的防护装置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闪击战”更是把坦克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波兰在一周内灭亡,法国的马奇诺防线的迅速崩溃,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损失了二百万军队和一半的高级军官都是由于坦克的巨大威力造就的。大量使用坦克,已经成为现代条件下作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战术特点。对坦克的反克制相应地也成为了现代战争中地面作战的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反坦克,对于夺取攻防作战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反坦克的作战行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11月,在康布雷战役中,德军首次以车载野战炮并出动飞机用磷弹对付英军坦克的攻击。二战时期,普遍采用火力与障碍物相结合并利用航空兵轰炸等多种手段与坦克周旋。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地雷攻击坦克群,军队的反坦克作战能力明显提高,慢慢具有立体攻击的特点。现代条件下,由于坦克、步兵战车大量装备军队,反坦克作战的地位日益提高,攻击直升机将被大量使用于反坦克作战;使用反坦克制导炮弹、炸弹,已经成为反坦克的新手段。

朝鲜半岛约有四分之三是山脉,这对坦克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大部分相对平坦的陆地也是潮湿的稻田,坦克在其上行动困难。而且朝鲜小溪上的单车道桥梁十分单薄,几乎支撑不住坦克的重负,因而美国的军事顾问才在1949年拒绝了南韩政权对坦克的要求。他们甚至推论,苏联和北朝鲜人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从北朝鲜的武库中撤掉坦克。

当朝鲜人民军的T34几乎未受重大反制,滚滚推进、迅速驰骋并占领了南韩的大部土地之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才重新重视对坦克的广泛使用,并要求一旦条件许可,集中大量坦克配合步兵作战。这给增援朝鲜人民军,保家卫国但武器装备严重落后,特别是坦克数量很少,并且缺乏反坦克武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带来了极大困难。尤其是刚入朝作战阶段,志愿军没有坦克参战,更不必说专门的反坦克武器了。能否解决反坦克的问题,成了志愿军能否争取战役作战胜利的重要问题。广大志愿军官兵就是靠着手中现有的步兵武器和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许多打坦克的办法,取得了反坦克作战的光辉战绩。

入朝作战初期,美军坦克狂妄逞威

美军很快受到朝鲜人民军的“启发”,并考虑了朝鲜地形限制,决定坦克以营、连、排为单位配属步兵战斗,并辅以空中和地面炮火掩护,空、炮、坦克、步兵密切协同,把坦克作为地面战斗的主力和核心。其大致编制及坦克配备如下:从国内装甲师中抽调坦克营、连,将其分别编在陆军师(或海军陆战师)内,每师编有1个坦克营,30吨以上坦克71辆;1个坦克搜索连,20吨坦克12辆;师辖3个步兵团,每团还编有1个坦克连,中型坦克22辆。美军每个师共计编配各种坦克149辆,另外还有装甲车35辆。美第8集团军虽然没有直辖的机动坦克部队,但直辖有装甲车85辆,其所属空降第187团编有装甲车3辆。仅美军在朝鲜的地面部队共编有各种坦克1043辆、装甲车333辆。此外,英第29旅编有重型坦克66辆、装甲车6辆,土耳其旅编有装甲车3辆;南朝鲜军编有装甲车50辆;其他“联合园军”部队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总上所计,我军在朝鲜战场上面对着敌军1109辆坦克和492辆装甲车。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入朝初期的前四次战役中,没有专门的反坦克部队,而且火炮数量少、型号杂、性能差,以小口径迫击炮为主。仅有的几件反坦克武器也是解放战争时期缴获国民党军队的美制57毫米、75毫米无后座力炮、60毫米火箭筒。在志愿军参战之前斯大林曾向毛泽东许诺,苏联将援助我国1个机械化师和至少2个坦克师的坦克装甲车辆,但直到战争爆发,斯大林也没有完全履行诺言。志愿军入朝作战,一直坚持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方针,在前几次战役中,每战都集中几倍于敌的绝对优势兵力,对美军实施围歼,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在遇到美军坦克时无力对付,让美军依靠坦克突围逃窜。这种情况,几乎在每次战役中都存在。

1950年11月6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首次遭遇大量不明军队一一志愿军的袭击,10日,敌人从东西两线发起瞪面反攻,我军按照预定计划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主力歼灭了大量敌人。至29日,不知所以的西线敌人开始全线退却。我第38军113师已经占领龙源里、三所里阵地,挡住了美第9军的退路,完成了对敌军的合围。美军急调骑兵第1师和土耳其旅各一部增援接应,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我围困。30上午,困兽犹斗的敌人拼命挣扎,每日都在大量飞机、坦克和炮兵掩护下,向我阵地猛攻,企图从龙源里向南逃窜,被我担任阻击任务的337团击退。12时以后,美军以飞机100余架次、坦克100余辆,从南向北增援被围部队,与第337团展开了激烈的战斗。337团在受到两方面敌军夹击情况下,虽能阻止急于逃脱灭顶之灾的步兵的逃窜,却无力对付美军坦克,致使被围敌军坦克、汽车200余辆突围南逃。这一仗虽然第38军受到了志愿军首长的通令嘉奖,但也没能全歼美军,留下了些许遗憾。同一次战役中,东线第20军之第172团攻歼被围在下碣隅里的美陆战第1师的部队,成功攻下地堡后,因缺乏反坦克武器,在敌人大量坦克的冲击下,自身遭受极大杀伤,而美军步兵则在坦克引导突围逃跑。第四次战役围攻砥平里战斗时,美骑兵第1师第5团增援被围的美步兵第2师第23团,志愿军阻援部队第40军第119师,因缺乏反坦克武器,仅击溃了敌人增援的步兵,而对其坦克却无可奈何,致使美骑兵第5团20余辆增援坦克冲人砥平里。入朝初战阶段,美军依仗其绝对优势的坦克装备,横冲直撞,不可一世,不但破坏了我军的许多围歼计划,还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人员损伤。

缺乏有效武器,我军利用步兵装备反坦克

入朝之初,志愿军反坦克兵器很少,主要以步兵反坦克器材打坦克。在步兵连内,组成数个反坦克歼击小组,每个小组由2~3人组成,携带反坦克手雷、爆破筒、炸药包等,必要时也采用以山炮、野炮直射的方法,打击敌军坦克。第一次战役云山战斗中,第39军以步兵排反坦克小组为主,采取先打头尾,后炸中间坦克的灵活战术,充分发挥无后座力炮、火箭筒等多种火器的威力,击毁和缴获敌军坦克28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敌军坦克所造成的危害,志愿军认真思考了反坦克作战的问题,要求各部队充分利用各种火器,边打边总结,创造有效的战法,

广泛开展反坦克作战。进攻时,通常通过步兵携带反坦克武器(如手榴弹、炸药包等)抵近敌军坦克,将其击毁或缴获;在防御时,则利用有利地形埋设反坦克地雷、设置工程障碍,先阻滞其前进,同时组织反坦克分队,迅速将其消灭。

1951年1月3日,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中转人追击作战。“联合国军”令英军第29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及英皇家重坦克营,在议政府地区担任掩护。3日拂晓,志愿军第149师以2个连的兵力,展开先锋攻击,仅经半小时战斗,占领195.3高地。横亘在企图由议政府经高阳向汉城撤退的英军第29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和皇家重坦克营的必经之路上。是夜,议政府方向派出1000多人,动用200多门大炮配合英军开始撤退,志愿军第149师先头追击分队,在佛弥地、三下里之间的公路上,与英皇家重坦克营展开激战。“联合国军”中重型坦克营是屈指可数的,英军在朝鲜战争中投入战场的有两个坦克团,其中“皇家重型坦克营”不仅装备好,而且名气大,它装备着性能优越的“丘吉尔”重型坦克,在多次进攻战中大显锋芒,是“联合国军”公认的“装甲劲旅”。被认为是其精锐中的精锐,因此他们拼死老命也要力争保全此精锐。

志愿军这回遇到了大块头,更不会轻易放他一马,所以迅速作好了反坦克作战的基本准备,准备和这个大块头周旋到底。指挥员迅速布置,要求其用炸药包、爆破筒、手榴弹炸坦克,先炸毁其先头坦克,再将其队形拦腰斩断,趁其混乱之际,再以单兵、小组进行攻击。志愿军第149师第446团第5连机枪班副班长李光禄,机智勇敢,利用坦克盲点,炮弹、子弹打不着他,想用履带压他也不可能,只身冲入坦克群。将爆破筒塞到坦克履带中间,先后炸毁敌2辆坦克。第4连战士顾洪运炸毁2辆坦克后,爆破筒用完,他爬上第3辆坦克,掀开炮塔仓盖,高举手榴弹,迫敌投降。此地公路紧贴河道,敌军坦克只要一离开公路,稍不小心,就会顺着陡坡滚下河去。顾洪运炸毁的坦克已经成功封堵住了英军坦克的去路,其余坦克不敢乱动,只有垂死挣扎,胡乱地开枪放炮,随即均被缴获或击毁。经3个多小时战斗结束。全歼英第29旅皇家来复枪团第1营及皇家重坦克营,毙伤俘其690余人,缴获和击毁坦克31辆。

1951年2月22日第四次战役时,英军3辆侦察坦克,附步兵两个排,向志愿军第50军第443团5连防守的广壮里阵地接近。该连反坦克小组隐蔽于工事内,待英军第一辆坦克靠近时,连投5枚反坦克手榴弹,将该辆坦克炸毁燃烧,亲眼目睹同伙被毁的其余2辆坦克和侦察步兵见其形势立刻掉头回窜。

3月2日,美军坦克12辆,吉普车1辆,沿公路向志愿军第26军第234团9连风阳里阵地行进。9连1个反坦克班12人早有准备,预设了障碍,隐蔽待机。等敌坦克遇障碍靠拢时,每人迅速靠近一辆坦克侧后方,在班长统一号今下,连续3次甩出手榴弹,创造了1个班一举击毁美军坦克9辆的光辉范例。该班被授予反坦克英雄班称号。

但上述这些方法主要是在战斗中使用的战术性行动,是利用地形地势对坦克造成的不利影响来对付少量坦克,当面对敌军大量坦克在广阔地带展开协同进攻时,仍然无可奈何,难以大规模地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场态势。只有有效的反坦克武器的规模使用才能解决问题。当时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必须增加反坦克武器,足以征服敌人的大量坦克,才能阻止敌人的猖獗和大量消灭敌人的步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