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换兵权”铸就一群贪财好色之徒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轻易潇洒,似乎不费什么劲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让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靠边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异于是自断手足,作茧自缚,面对外族欺凌与蹂躏毫无招架之功。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败笔,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 当然,对于武将们来说“兵权”并没有白白的失去,换来的则是皇帝赵匡胤金口许诺与赏赐的奢侈与享乐,“赏赉甚厚”,慷国家、民族之慷,以腐败换兵权!且看以下史籍记载就可见不一般喽! 史载:石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巨万”;王全斌“破蜀日,夺民家子女玉帛”,纵兵大掠蜀中;王仁赡破蜀之日,“纳李廷珪妓女,开丰德库取金宝”;楚昭辅“颇吝啬,前后赐予万计,悉聚而畜之。尝引宾客故旧至藏中纵观,且曰:吾无汗马劳,徒以际会得此,吾为国家守尔,后当献于上。 及罢机务,悉以市善田宅,时论鄙之。”崔彦进“频立战功,然好聚财货,所至无善政。”曹翰“贪冒货赂”;张铎“州官岁市马,张铎厚增其直而私取之,累至十六万贯,及擅借公帑钱万余缗,侵用官曲六千四百饼”;田景咸“性鄙吝,务聚敛,每使命至,惟设肉一器,宾主共食”;王晖“性亦吝啬,赀甚富,而妻子饭疏粝,纵部曲诛求,民甚苦之”。 下面再根据史料记载说两个典型案例。一个案例是镇守关南的武将李汉超强娶民女为妾一事。当受害者亲属告状告到京城时,赵匡胤亲自召见并问道:“你女儿可嫁怎样的人家?”告状人答道:“农家人”。赵匡胤又问道:“汉超未至关南时,契丹何如?”答曰:“岁苦侵暴”。再问:“今还有否?”答说:“无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