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因为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丢了性命,还连累哥哥刘备,紧接着刘备以为兄弟关羽报仇为名,发动了一声战争,而结果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就是夷陵之战。 我们来看一下战争背景:关羽死于麦城,荆州易主。刘备欲讨伐东吴,遭大臣反对,关羽死后一个月,曹操也去世。同年十一月,曹丕篡汉称帝,东汉灭亡,第二年四月,刘备也称帝,国号“汉”,意为继承汉统。同年七月,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率蜀汉精锐对东吴发动了荆州战役。 而战争的经过更是堪称刘备一生的耻辱之战。 孙权袭荆州之后,吕蒙等大将一年之内相继病死故。荆州才刚刚拿下来,人心不稳。为此,孙权将首都从建业迁到了夏口的南面,在那里新建了一坐城,以“以武昌国”之意,定名为武昌(这也是现在武昌地名的由来,不过当时的武昌不在现在的武汉市,而是在武汉南面的鄂州市。明朝时,鄂州和武昌的地名对调,变成了现在的格局)。孙权迁都武昌时,很多在建业过惯了日子的大臣都不愿意来,他们喊出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口号,坚决反对迁都。不过最后还是没有拧过孙权,在事后看来,孙权的此举确实高明,至少他在荆州最混乱的时候稳定了局面,为东吴保住了这个西线的战略基地。当刘备盛怒之下举国来攻时,孙权已经在荆州布署了一年的准备,东吴精锐兵马都在荆州,而且粮草充足,拥有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刘备在出征前派人写战术大骂孙权一顿,孙权不希望大战的爆发,说白了还是怕自己会吃亏,于是向刘备“遣书请和”,结果被刘备一口回绝。无奈之下,孙权应战,派陆逊为都督,总领三军。为防止两面受敌,孙权他果断的决定向魏“称臣”,真可谓是能屈能伸的典范。 攻占汉中,让刘备达到了人生的最顶峰,蜀汉人才鼎盛,兵强马壮,蜀军总兵力达到15万,而且还有完整的根据地,如若北上,成功的机会自然是不小了。但是失去了江陵这个必争之地后,刘备的大计被大乱,亏了自己,便宜了孙权,这怎么行?荆州对于刘备重要,不用多说,大战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由于刘备自己也面临比较繁重的防御任务,汉中要防备曹操,成都要派兵留守,南中要派兵监视,能被他调动的顶多五万人,撑死了不到七万。在战争初期,刘备派吴班和陈式率数千骑兵出秭归,进攻夷陵(此二人都是益州军的将领,战斗水平不敢恭维)。同时又命令黄权率军驻扎在江北,与吴军在夷陵对峙,并留赵云镇守江州,作为后卫。针对蜀汉的进攻,孙权早有计划,他派朱然率五千人总镇江陵,派潘璋率军数千镇守当阳,麦城,夷陵一线,防止蜀军从北面突破,同时监视魏军从襄阳宛城南下,保障陆逊军团右翼的安全。派孙桓率军数千镇守江南夷道,保障陆逊军团左翼的安全。任命步骘,鲜于单率数千人屯扎在荆南长沙一线,防止蜀军偏师和武陵蛮夷兵。而陆逊则率主力约三万人屯于猇亭。东吴可调配的兵力多达五万人,两军在兵力上谁都不吃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