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就注定了大明王朝要在争议中完结。它驱逐蒙元朝廷,复版图,修长城,下西洋,平倭寇……当然期间也有东林党争,宦官专权,权臣当道,厂卫横行,土地兼并,流民失所等重大问题,这些得与失让大明王朝变成了一个极具争议的矛盾体。 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它在气节上对待外敌从来没有卑躬屈膝,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明末的一段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痕迹,但是他们的事迹又一次证明了,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时代中,在这片神州大地上,永远不缺乏勇士。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两年后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以七大恨伐明,破清河、抚顺。1619年,明廷调集十余万大军进剿后金,明军现在沈阳誓师,然后兵分四路,北路马林出开原,西路杜松出沈阳,西南李如柏出清河,东面刘綎出朝鲜,定于三月初二会攻赫图阿拉。此时,努尔哈赤采用汉奸李永芳的“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先在萨尔浒歼灭了明军主力杜松部,后在尚崖间歼灭军事理论家马林所率的北路明军,此时,明廷辽东经略杨镐急令刘、李两路班师,然东军已中计尽丧阿布达里岗,李如柏军因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千余人。此役明军大败,折兵将四万余人,辎重不计其数,自此失去辽东战场主动权。 萨尔浒明军大败,辽东局势顿成逆转,千里辽东风声鹤唳,百姓惶恐纷纷南逃,明军闻‘辫子军’望风而逃,未战先溃,自此一役,辽东已成残局。 同年,熊廷弼经略辽东,上书调集土司之军援辽。征湖广兵八千、四川永宁兵五千、西阳兵四千,石柱兵三千共两万军镇辽。 次年,明廷征石柱女土官秦良玉率兵援辽,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几千人先前往。 而远在安徽定远,已解甲归田的戚继光之侄戚金也收到了他请缨的回书。 诏曰:可。 1620年,杨镐之父杨渊怨恨熊廷弼不保其子反把他押解进京,联手御史冯三元、顾慥、尚书姚宗文等上书弹劾熊廷弼在边地假名增税,勒索小民,声言筑城御敌,实是误国欺君。熊廷弼下狱,袁应泰代之。 努尔哈赤趁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去职,巡抚袁应泰举措失当的机会,于是年三月直逼沈阳,随即在十三日挥兵猛攻。 辽东经略袁应泰闻知后金大军进逼沈阳,便命总兵陈策、童仲揆等率领川、浙两军由辽阳北上增援,又遣总兵李秉诚、朱万良等率师从奉集堡北上支援。戚金率领的三千戚家军亦在其中,他是总兵陈策的副将。 然川浙军团刚急行军至离沈仅有七里的浑河,斥候却带回了一个令人完全想象不到的消息。 六万余守军,三十万百姓的辽东第一要塞—沈阳,沦陷了…… 仅仅半日未到的时间! 沈阳守将何世贤、尤世忠都是身经百战的勇猛之士,但他们不顾敌情,因怒出城与敌接战,中了后金军的埋伏,双双战死,主帅一死城中无首,而新任的辽东经略袁应泰妇人之仁收留的上万蒙古饥民,成为了后金军的内应,斩关落桥让后金军攻入沈阳。急行军而来的川浙军的救援化为了泡影,部队在浑河南岸停了下来,几位将领研究下一步的行动,周敦吉、秦民屏等几位年轻的将领激愤地说: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坚决请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