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把妙玉比作了嫦娥,而且体现出了怜惜和哀婉的情怀。所谓“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这样的关怀,也只有妙玉最受用了。难怪,黛玉对于此诗的评价并不太高,所谓“平平”、“有些意思”以及“凑巧而已”,其实暗示的是这诗很好,所谓“诗意天成”,凑巧自然是最高境界,不过是黛玉有些小小的吃醋,不愿意承认而已。多么美妙的情感交流呀。这一段,虽然没有实写贾宝玉如何折梅,但却写尽了他和妙玉的相惜相知的情愫。 而最后,当贾宝玉再跑了一次栊翠庵后,妙玉竟然决定各送大家每人一枝梅花,可见妙玉其实也不是什么怪人,她是那么的善良,尤其是面对着她真正喜欢的人贾宝玉的请求时。 第三段就是小说第六十三回写因为贾宝玉生日妙玉特地送过来一张寿贴。 这里宝玉梳洗了,正喝茶,忽然一眼看见砚台底下压着一张纸,因说道:“你们这么随便混压东西,也不好。”袭人晴雯等忙问:“又怎么了?谁又有了不是了?”宝玉指道:“砚台下是什么?一定又是那位的样子,忘记收的。”晴雯忙启砚拿了出来,却是一张字帖儿。递给宝玉看时,原来是一张粉红笺纸,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看毕,直跳了起来,忙问:“是谁接了来的?也不告诉!”袭人晴雯等见了这般,不知当是那个要紧的人来的帖子,忙一齐问:“昨儿是谁接下了一个帖子?”四儿忙跑进来,笑说:“昨儿妙玉并没亲来,只打发个妈妈送来。我就搁在这里,谁知一顿酒喝的就忘了。”众人听了道:“我当是谁,大惊小怪,这也不值的。”宝玉忙命:“快拿纸来。”当下拿了纸,研了墨,看他下着“槛外人”三字,自己竟不知回帖上回个什么字样才相敌,只管提笔出神,半天仍没主意。 这段话的含义非常深邃了。首先,妙玉竟然知道并惦记着贾宝玉的生日,可见二人平时交往不少;其次,宝玉见到帖子后的反应是表明他对于妙玉的东西是高度重视的,所谓“直跳了起来”,并责怪大家为什么不告诉他。第三,很平常的一个生日贺贴,宝玉竟然踌躇再三,不知如何回答,直到遇到刑岫烟才找到了回帖的称谓,所谓一个“槛外人妙玉”,一个“槛内人宝玉”也。 在宝玉请教邢岫烟一段,又点出了宝玉对于妙玉的相知。正所谓“他原不在这些人中里,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了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方给我这帖子。”说明宝玉是如何的理解和看重妙玉。以至于把和妙玉有过“师生之谊”的邢岫烟骤然看成了“超然如野鹤闲云,原本有来历”的人,真的是爱屋及乌了。而邢岫烟也明白了妙玉为何如此看重宝玉:“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的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的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妙玉与宝玉的相知,已被邢岫烟看破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