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集团军是解放军善战的王牌军之一,从1970年起一直担负捍卫首都的重任。据解密北京御林军的畅销书《首都周围的八大集团军》(中共党史出版社)一书披露:27军军长阎川野是有名的“独眼战将”,也是建国后解放军唯一的独眼军长。摘录本书内容如下: 1970年4月,27军参谋长阎川野被任命为27军军长。 阎川野是27军的老干部,但他与别人不一样,耳朵不好,眼睛也不好,平时戴着一副墨镜,是解放军中有名的“聋瞎战将”。他虽然是参谋长出身,但很会打仗,是一员英勇善战的战将。 阎川野一直在27军战斗、工作,是全军有名的会打仗的指导员、参谋长。 在抗战时期,他担任东海军分区独立团1营1连指导员时,就是胶东军区有名的“擅长拔据点的模范干部”。他的耳朵和眼睛就是拔据点时在战斗中受伤变聋变瞎的。  1942年春,攻打牟平城西解家庄敌据点时,阎川野带头冲进敌据点喊话,敌人对他射击,其中一个弹片打中颈部,另一个弹片打进右耳内。他被其他战士抢救出来后,送去医务所。结果,内耳这个弹不能取。因在内耳里太深,是禁区,不能动刀子,感染化脓后生了蛆虫,右耳听不见聋了。 耳朵负伤后,组织上发了五元的负伤费,他都买东西吃了,心里还觉得很高兴。 1943年冬,东海军分区决定拔掉牟平城附近的尺坎据点。 连长率1排对着北面大碉堡攻击,身为指导员的阎川野率2排向敌南面的大碉堡攻击。阎川野打仗总是身先士卒。他带领2排,跑在最前面,走到距敌碉堡外鹿砦铁丝网还有10多米的沟坎处,才对2排长苏子亭和爆破组长明确任务,说:“立即开始行动。” 语音才落,他把爆破组的两小包炸药接过来,对2排长打了个招呼,便拿着炸药包屈身前进,亲自去炸敌鹿砦、铁丝网。他快速匍匐到鹿砦前,将两包炸药放在鹿砦和铁丝网连接处一根较粗的木桩上面,用力把拉火管拉开,随即爬起来,拿出钳子跑到照明柴处。两包炸药爆炸了,他当即把敌照明柴的拉火线剪断,转身冲向突破口。这时2排长带着4班和爆破组从打开的突破口突进去了。 敌人开始以猛烈的火力封锁突破口。阎川野也跟在爆破组之后突入进去。2排长看见他,喊道:“快跳进壕沟内隐蔽。” 阎川野跳进去后,2排长正在组织爆破组爆破大碉堡。爆破组上去后,炸药包没有放稳,2排长把阎川野手中钳子拿过去,飞也似的冲到大碉堡前,用钳子把炸药包垫好,使之紧贴在碉堡的墙壁上,拉了火,立即撤到壕沟内隐蔽。不到30秒钟,只听一声“轰隆”巨响,大碉堡的墙塌了一半。阎川野喊道:“2排冲上去!”自己也跟着冲上前去。刚到大碉堡处,碉堡内的敌兵苏醒过来,投出了一颗手榴弹。战士们很机灵,立即向碉堡冲过去,与敌人靠到一起,没有伤着。阎川野举起20响驳壳枪,指着敌人喊道:“快放下武器,不交枪就打死你们!”话音刚落,5班长带头上去,把他们拖了下来。这样,除去压死和负重伤的之外,剩下的五个伪军都当了俘虏。 这时,连长指挥的北面碉堡还没打下来,阎川野赶去增援,突进到围子内。经过商量,大家决定冲进大碉堡底层,由底向上打。阎川野对2排长说:“咱们一起冲大碉堡。” “好!”2排长带着4班长王庆初和一名战士向碉堡底层冲去。阎川野则冲在他们的最前面。 敌人发觉他们进来了,立即从二层投下一枚手榴弹。阎川野大喊一声:“隐蔽!”本能将身躯向左转。“轰隆”,手榴弹爆炸了。四个人都负了伤,阎川野因在最前面,伤得最重,身体沉重地倒下,满脸是血。其他人都是轻伤,大家见状,赶紧一起把他架出来,找到了卫生员说:“快!指导员负伤了。” 卫生员将他两个眼睛包扎起来,因为头都是血,不好办,便往救护所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