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琰妻系行军部大元帅赵光之女赵芸(封越国夫人),生有八子一女,加上卢璇共有十个子女,多为博学多艺,文略武功超群。遂后卢琰将女儿卢锦与蕲王熙诲(卢璇)成亲,并让卢璇从公女次,正式排为三子,与其他八子并列,此则"九支卢"之由来。又因,卢琰女儿之后代,又是隐柴入卢的柴熙诲的后代,所以,又称这支卢为"柴氏卢",故卢璇即为"女支派"之始祖。因此,在宋史中,对恭帝和纪王的下落均有交待,而蕲王一直沓无下落,宋太祖屡次追究,均无结果。 卢琰九子各因其才,并陟显荣,皆要职。三子卢璇,七三,字伯玑,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征为殿前防御使,咸平六年(1003年)任清源(今山西清徐)节度使,未几召回京都,任同知枢密院事。天圣元年(1023年)被封为武烈候,谥德。诰封其妻卢锦为吴国夫人。 卢璇始住灵山下庄(或称下卢,今属磐安),后析居仙居、东阳、永康、武义、缙云、浦江、龙游等县(市)。九支卢中,以第三支(女支)蕃衍最为繁盛。 定安溪卢氏始迁祖为卢璇十世孙卢份,自宋绍定5年(1232年)由永康石马迁于东阳定安溪,是为中宅,隶孝德乡。至十三世孙特立公(行百七·字敬中),博学优行,寿逾九旬,由郡痒生荐登上舍,赴郡邑大宾,授迪功郎,生四子: 长子宏,千行一,字深夫、有能。元顺帝元统时进士,广东肇庆郡守,官至通直郎,因朝政日非,辞官不仕,居金陵,后迁永康五指山,遂为永康中山乡中山村始祖。 次子实,行千四,字贞夫、有诚。迁一都雅溪(今卢宅),但与雅溪卢氏宗谱记载不一。据《东阳县志》记载,东阳卢宅卢姓的开基者叫卢实。他于宋治平年间(1064-1068年)由浙江天台县迁入东阳县巧溪,其孙由巧溪再迁徙到雅溪(即卢宅)。如此算来,卢姓子孙在雅溪(卢宅)聚族而居大约有900年的历史。属"九支卢"宗族中的第三支支脉的分裔。现有居民1000多户,有卢姓大宗祠、方伯第、柱史第、进士第、五台堂和龙尾厅等建筑群,使这里成为明代与清代古建筑的小型博览馆,同时折射出卢姓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光辉。经国务院批准并于1988年1月公布,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子寀,行千五,字宗夫、有文。世居八都定安溪长堤(今寀卢),现有68户,2200多人。 四子宣,行千二十二,字和夫、有初,号西山居士。迁东阳锦溪(今上卢、下卢),目前有3000多人。 现东阳一带"柴氏卢"人口约两万三千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