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雍正继位过程大解密:康熙遗诏是如何被宣布的?(3)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十日,雍正前往太和殿行登基典礼,接受百官的朝贺,因为康熙刚死,免大臣上贺表。随后,雍正又颁布即位诏书,宣布继承康熙的遗志,并公布了“恩旨三十条”,改年号为“雍正”,按惯例,次年开始纪年。

十二月初三,康熙的梓宫被移到景山寿皇殿暂时安放,并继续举哀。六天后,即康熙去世二十七天,雍正释孝服,搬进养心殿,正式开始了他的皇帝生涯。

次年(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雍正亲自扶康熙的灵柩至遵化东陵,将之安放享堂。当年九月,雍正再次来到遵化,将灵柩放入地宫,完成了康熙的整个葬礼。

雍正即位的整个过程,并没有出现康熙担心的“束甲相争”的事情,一路过来倒是十分平静,让驻京的朝鲜使节颇有些意外。朝鲜人对康熙死后的局势不抱乐观,他们在第一次废太子时就认为“彼国不预建太子,似必有五公子争立之事”,“康熙死后,兵乱可翘足而待”。但是,康熙驾崩后,并没有出现朝鲜人预测的事件。

和《清世宗实录》等清朝官书记载不同的是,《朝鲜李朝实录》里提到大学士马齐领受遗命的事情。在《清世宗实录》和《大义觉迷录》里都只是提到隆科多领受康熙遗命,并没有马齐。但从雍正后来任命马齐为四大总理事务大臣之一时,似乎也应出于康熙的安排。

第一次废太子后,康熙让大臣们公推储位候选人,马齐当时力挺八阿哥胤禩,其地位相当于“八王党”领袖。如果没有康熙的旨意,雍正断不会提名马齐做总理事务大臣。这里要插一句的是,马齐因为公推储位候选人的事件被康熙打了一顿后被革职退养,但在康熙末年佟国维去世后,因满人大臣中缺乏与汉臣对抗的威望之臣,于是康熙让马齐复出并出任武英殿大学士兼内务府总管,以维持满汉大臣间的平衡。

康熙既然不打算把遗诏直接公开给诸皇子的话,他必然要找在朝廷中能够掌控政局、又是自己所信赖的亲近大臣。以马齐的职位、威望及其与康熙的特殊关系,由他来领受遗命是完全够格而且合理的。不过,马齐之前是支持八阿哥胤禩的,至于他是改变了主意还是忠实执行了康熙的遗诏,目前不得而知。事实上,如果马齐忠实执行了康熙遗命的话,这倒反过来证明了胤禛继位的合法性。

和马齐情况类似的是步军统领兼理藩院尚书隆科多,他和他的家族(佟国维、鄂伦岱等)开始也是支持八阿哥胤禩的,在康熙末年因为胤禩屡被打压,后来似乎变得中立。但要说他投入了胤禛的阵营,似乎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这样的话,也只能姑且推论康熙的威信使得隆科多(也许还有马齐)忠实的执行了遗诏,胤禛由此顺利继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隆科多其实是雍正继位的关键所在。当时隆科多掌握了京城的卫戍部队,整个京城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可能进出京城。当时隆科多忠实的执行了雍正的命令,封闭京城九门,维护了康熙死后的秩序并防止了任何可能的政变企图。要没有隆科多的支持,雍正的继位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怀疑雍正在康熙死前,已经拉拢了隆科多等人。他们认为,之所以没有找到马齐、隆科多加入胤禛集团的证据,主要是雍正后来任命马齐、张廷玉等人修撰前朝实录时,已经将不利于雍正的材料都删除干净。

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至少有一点值得怀疑,那就是对比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实录时,康熙朝的记载似乎明显偏少。顺治时期的实录是每年八卷,雍正时期是十卷,乾隆时期是二十五卷,而事件发生最多的康熙朝,却每年只有五卷,这就不得不让人生疑了。更奇怪的是,不但马齐家族备受荣恩,连修书的张廷玉也颇受殊荣,乾隆即位时便写下诏书保证他死后配享太庙,而在整个清代,汉大臣里只有张廷玉有此待遇。所以说,历史上的很多事情其实说不清,也许真相早已经被湮灭在那些被销毁的材料当中,后人根据前代留下的史书寻找真相,也许正被修书人有意无意的引到其他的歧途。

节选自《夺位战争:康熙和他的儿子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作者:金满楼,“康雍乾”帝王系列第一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