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真实的中共地下党生活:每日经费仅够买油条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当时组织上给周惠年的生活费,每天只有四个铜板,一月仅一块多大洋。四个铜板,在上海也就够一副大饼油条钱吧,可她要维持一天的生计,以至入冬了,她还靠几件单衣御寒。
     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萧劲光少年时期就酷爱军事,初次出国留学便主动选择了军事专业,参加了排长班的培训学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高潮中,他如愿以偿地投笔从戎了。使他没有想到的是,穿上军装的那天,他不是排长,更不是士兵,而是将军:正师级职务,中将军衔。
     晚年,萧劲光曾与人戏言:“当了一辈子兵,提了两级军衔:从中将到大将。”
     1925年,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日渐沉滞的国民革命出现了新的局面。全国工人运动中心之一,有“小莫斯科”之称的江西安源,工人运动空前高涨。萧劲光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安源,担任了路矿工会俱乐部游艺股股长。尽管这一工作不太符合酷爱军事的萧劲光的意愿,但他仍然干得有声有色。
     这年秋天,萧劲光代表安源党组织和工会到上海慰问罢工的工人刚刚返回,就接到中共湖南省委的通知,调他到广东工作。于是,他立即交代完工会的工作,再返上海,在上海港登上了南下广州的客轮。


     此时的广州,是广东国民政府所在地、全国革命的中心。客运码头上,“打倒卖国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庆祝国民革命军东征的伟大胜利”之类的大标语,举目可见。萧劲光一下船就感到热浪扑面。他兴冲冲地跨下跳板没走几步,就被一个身材魁梧、举止洒脱的青年军人迎面截住:“你是萧劲光?”
     萧劲光一愣:“你是--”那人一把抓过萧劲光的行李,干脆地说:“没错吧?我是来接你的,走吧!”
     几句交谈后,萧劲光才知道此人名陈赓,湖南湘乡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秘书,是专门到码头来接他的。从交谈中,他还知道,陈赓也在长沙长郡中学上过学,是不同班的校友。
     望着满街的大标语,萧劲光很振奋,遂问道:“这次调我来,是不是来与你一起搞军事的?”他知道国民革命军正在东征,急于弄明白自己将要做的工作。
     “差不多。过两天周主任会找你谈,先住下再说。”
     在陈赓的带领下,萧劲光到东山中共广东区委机关驻地,向区委书记陈延年报了到。
     周惠年初到上海,就住在中共负责地下交通工作的吴德峰家中。当时吴德峰、戚元德夫妇住在一起,表面上是一户阔绰人家,周惠年遂扮演老妈子的角色。
     因为她初来乍到,需要有个熟悉环境的过程,并未承担多少在上海跑交通的工作。同时一家就是一个工作站,有许多杂务要处理,而且假戏必须真做,所以整天收拾房间、接待客人、买菜烧饭、洗洗涮涮,和真的老妈子也没太大的区别。
     习惯于轰轰烈烈搞宣传鼓动、从事工运的周惠年,对此很不适应,何况在来之前她就提出过继续从事工人运动的要求。于是,她向吴德峰当面请求调换工作,要到工厂去。不料,遭到吴德峰的严厉批评:"都到工厂去搞工运,机关工作谁来做?!革命工作每一项都很重要,都是必需的。共产党员,就应该服从组织安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