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福(1901-1938) 抗联七军军长 李学福,原名李学万,别名李褒满,朝鲜族,1901年12月18日生于吉林省延吉县山菜沟老虎屯。1915年全家迁到黑龙江省饶河县三义屯。1929年参加革命活动。1931年被选为饶河县反日会会长。1933年秋参加中国共产党,任饶河反日游击队军需长、外交委员。1934年7月任游击大队队长,群众称为“葆满队”。1935年8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四团团长。1936年4月四团扩编为四军二师时任副师长,同年8月任东北抗联第七军二师师长。1937年春东北抗联第七军一师、二师合编成第一师,李学福任一师师长。1938年1月任东北抗联第七军军长、七军军委执行委员会常委。不久因长期艰苦斗争积劳成疾身患半身不遂,同年8月8日病逝于苏联毕金城。 崔庸健(1900-1976) 抗联七军参谋长、抗联第二路军总参谋长 崔庸健,别名崔石泉,化名金志刚。朝鲜人。1900年6月21日生于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1919年离开朝鲜到中国上海南华学校读书。1923年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1924年毕业到黄埔军校任军事教官、区队队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北伐战争和广西武装起义。1928年3月到黑龙江省通河县西北河炮台以教员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0年8月在汤原、宝清、饶河等地活动,组织军政训练班成立农工义勇军。1933年5月任抗日救国军高玉山部特务营参谋长。1934年2月特务营改称饶河民众反日抗击大队,崔庸健担任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团参谋长。1936年3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参谋长,同年9月从成立东北抗联第七军时历任参谋长、七军党委书记、代理军长。1940年1月任东北抗联二路军总参谋长,同年11月去苏联组建抗联野营。1942年8月任东北抗联教导旅参谋长、中共东北党委书记。1945年9月回朝鲜后历任保安局局长、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执委会委员、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副司令员、副首相、劳动党中央副委员长、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朝鲜共和国副主席。1976年9月19日病逝。 汪雅臣(1911-1941) 抗联十军军长 汪雅臣,别名王晨龙、王亚臣、王亚忱,报字“双龙”。1911年生于山东省蓬莱。小时给地主放猪,后逃荒到黑龙江省五常县,读过私塾。1929年在东北军二十六旅三十四团当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五常县组织反日山林队,汪雅臣在保胜队当炮头。1933年冬在“双龙队”当队长,后来这支队伍改为宋德林部第四支队。1935年春成立“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群众仍称为“双龙队”,经侯启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初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被委任为军长,同年冬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仍任军长。1941年1月29日在五常县蛤蜊河子与沙河子守备队激战中壮烈牺牲。1955年哈尔滨市各界举行公祭,汪雅臣将军遗首安葬在哈尔滨烈士陵园,建立了纪念碑。 祁致中(1913-1939) 抗联十一军军长 祁致中,原名祁宝堂,报字“明山”队,1913年生于山东省菏泽县曹家庄。1931年春闯关东到黑龙江省依兰县驼腰子金矿当工人。1933年6月组织东北山林义勇军,被推举为首领,报字“明山队”。1935年2月经夏云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夏“明山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时祁致中任军长。1938年初过界去苏联被关押一年半之久。1939年6月下旬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副官长,部分返回中国黑龙江省嘉荫县,7月2日在攻打乌拉嘎金矿后被错误处死。东北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01年在黑龙江省桦南县建立祁致中纪念塔。 金正国(1912-1938) 抗联十一军政治部主任 金正国,原名金相周,别名金相奎、金振国,朝鲜族,1912年3月1日生于朝鲜庆尚北道礼泉郡虎鸣面山合洞。1916年全家流亡到东北宽甸县。1922年全家又搬到黑龙江省鹤岗东门外,后又搬到黑龙江汤原县古城岗定居。1924年上小学,1929年毕业后当教师。1930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在中共黑龙江省汤原县委机关当秘书。1934年冬任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政治指导员。1935年派到“明山队”做政治工作。1936年夏任东北抗联独立师第一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1937年10月任东北抗联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上旬被叛徒杀害于黑龙江省桦川县李贵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