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战斗 黄继光本是营部通信员,从职责上讲是不需要直接参加战斗的。但是,由于当夜的战斗极为残酷,部队伤亡很大,当2营参谋长(没错,当时营里就有参谋长)张广生带着6连攻占4号阵地时,6连已经只剩下16个人了(倒不一定是全伤亡了,也可能有的在附近执行任务)。他们是连长万福来,指导员冯玉庆,以及9名步枪兵,1名机枪手(名叫黄包),2个步谈机员和2个通信员(名叫吴三羊、肖登良)。很快,9名步枪兵被编为3个组展开攻击,但都伤亡在了前往爆破0号阵地前沿那2个并列火力点的路上。此时6连便只剩下7个人了。由于步谈机员要负责通信联络,连长指导员还要负责全连(伤员要归队,连队要重整,都需要有军官),不到最后关头不能让他们直接去炸碉堡,所以营部通信员黄继光和连部通信员吴三羊、肖登良组成了第4个爆破组。 根据1956年6月第一版,2000年8月第3次印刷的《志愿军英雄传》第3集《黄继光》一文中的描述,当黄继光等3人向0号高地前沿的2个并列火力点匍匐前进时,其他人并不是坐着没事的。此时,同属2营的5连6班长李炳洲带着2个战士也赶了上来,被冯玉庆指导员派去攻打0号阵地右翼的一个地堡。万福来则指挥机枪手黄包以火力掩护黄继光等人的行动。而黄继光3人在他们的掩护下,推着美军的尸体给自己挡子弹,每当照明弹亮起时,他们便将尸体掀下山坡,吸引火力。于是,他们成功地通过了4号阵地到0号阵地间的山脊,爆破了0号阵地前沿的2个并列火力点。在爆破成功后,这两个火力点后方那个大弹坑中的美军纷纷跑了出来,通过后面的鞍部跑进了几十米外的那个大地堡。为了消灭他们,黄继光3人还扔出去不少手榴弹——按照万福来的原话是他们的手榴弹“追着敌人的屁股响着”。 而根据《志愿军英雄传》中的描写,这期间甚至还有一股敌人发起了反冲击,被黄继光3人消灭在了山梁上。这一段的战斗使他们的弹药(特别是手榴弹)消耗殆尽,根据万福来的回忆,2个并列火力点被爆破之后,指导员冯玉庆迅速由4号阵地前出到了0号阵地前沿那2个火力点的位置,与黄继光等3人会合了,而肖登良则拖着受伤的腿爬回了4号阵地,为的是朝万福来他们要手榴弹。《志愿军英雄传》对这一段发生的事情介绍的比较详细,基本情节就是由于手榴弹几乎打光了(从后面的情节看黄继光只剩下了1颗苏制手雷),黄继光3人开始试图就地搜集一些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吴三羊牺牲,肖登良受伤,上来的冯玉庆指导员要肖登良自己爬下去,本人则使用一挺就地获得的美制机枪掩护黄继光继续去爆破那个大地堡。显然,万福来回忆中肖登良爬回来要手榴弹的情节,就是其后续。 其后的情节在细节上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同:按照万福来的回忆,负伤的肖登良并没有撤出战斗,而是取了手榴弹以后重新爬了回去,和冯指导员一起掩护黄继光最后的行动;而按照《志愿军英雄传》的描写,是冯指导员独自掩护了黄继光最后的爆破,直到黄继光实施对大地堡的爆破后,才有3个送弹药的战士爬到冯指导员所在的位置,这3人中是否包括肖登良,文中没有提及。 那么,如果将矛盾的部分不予采信,至少可以得出一个基本事实就是,黄继光最后的行动是在指导员冯玉庆的掩护下完成的。而冯指导员此时距最后的地堡也就几十米的距离。 3.牺牲 无论是《志愿军英雄传》中的描写还是万福来连长本人的回忆,黄继光最后的战斗过程是没有异议的:在冯玉庆指导员(也许还有肖登良)的掩护下,他一路匍匐接近那个大地堡,在这个过程中遭敌火射击而受伤,而且应该伤得不轻(严格地说此时应该还有更远处黄包那挺机枪的掩护)。因为冯玉庆指导员发现在进入投弹距离后,黄继光并没有投弹,而是继续冒着敌人的火力接近地堡,直到距离十来米时才将自己最后的手雷投了出去,这说明他很可能因为受伤过重已经没有力气投手雷了(手雷重量比较大)。但是,这枚手雷并没有能够消灭敌人,爆炸过后,地堡内的机枪仍然在继续射击。于是,黄继光坚持爬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利用这个机会,近处的冯玉庆和远处的万福来都迅速发起了冲击,最终消灭了残敌,攻占了0号阵地。 关于黄继光遗体的情况,根据为其收殓的45师野战医院卫生员王清珍在接受采访时所述,黄继光的遗体胸口完全被打穿,背后打成一个大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