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刘峙位居蒋介石五虎上将之首为何被称“猪将”?(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等级制度严格的军中是极为讲究资历的,除非有像陈诚后来屡屡得到蒋介石越级提拔的可遇不可求的少数例外。刘峙早一步成为实职营长,是后来相当长时间在黄埔系中仅居何应钦之下的缘故之一。

刘峙到军校前毕竟有过多年的实战经验,与纸上谈兵,仅擅长军校计划、教程、规章的王柏龄截然不同,在第一次东征的淡水、棉湖之战中屡立战功,开始崭露头角。

特别是淡水战役中,当教导二团团长王柏龄临阵脱逃,战线岌岌可危之际,刘峙奉何应钦之命连夜率领二营官兵赶来增援,毅然下令全营上刺刀,进行猛烈反冲锋,将正为胜利欣喜的敌军杀得狼狈逃窜,一举扭转危局。

1925年8月,刘峙因功升任为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此时第一军共两个师9个团),与三团团长钱大钧、五团团长蒋鼎文、九团团长卫立煌同列。4个月后,刘峙又升任为第二师师长,居于军长何应钦之下,陈继承、蒋鼎文成为他的部下。

随后,他率军参加第二次东征又表现相当出色,蒋介石称赞说:“华阳一役,为成败最关键,刘团长能出奇制胜,转危为安,诚革命前途大幸也。”

刘峙为蒋介石走上“领袖”位置立下第一功

刘峙除了善战,还很忠诚,达到了蒋介石所需要的“愚忠”境界。

1926年3月的“中山舰”事件中,刘峙率领第二师忠实地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扣押了第二师和海军中的所有党代表及中共党员。遭到质疑时,他老老实实说:“我也不完全了解,我是以校长的意思为意思,校长命令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蒋介石对此自然十分满意。黄埔军校荟萃四海英豪,能打仗者不乏其人,比如邓演达、蒋先云之辈。但既会打仗,又能“以校长的意思为意思”,不和“校长”唱反调的人,才是蒋介石需要的最理想人才。

刘峙以其绝对的忠诚,为蒋介石走上“领袖”位置立下第一功。

王柏龄一生两次临阵脱逃,前一个机会给了钱大钧,还有一个机会给的是刘峙。

1926年7月北伐开始后,刘峙的第二师与王柏龄的第一师担任总预备队,统归王柏龄指挥。但在南昌激战中,王柏龄不战而逃,蒋介石便任命刘峙接替其指挥官一职。

刘峙上任后,击溃南浔铁路正面的孙传芳部。不久,他又会同其他部队拿下江西全境,乘胜进军浙江,攻占杭州、进驻上海,可谓一路势如破竹。

1927年“四·一二”政变中,刘峙又为蒋介石走上“领袖”位置立下“殊勋”。事变前,蒋介石征询上海警备司令白崇禧意见:需要多少部队?白崇禧说,刘峙之第二师及周凤歧之26军便够了。

周凤歧是刚投诚的浙江军阀(后因反蒋被特务暗杀),真正得力的骨干只有“以校长的意思为意思”的刘峙。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成功另立“中央”,刘峙的“拥戴”之功自然不可磨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