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孝庄秘史:康熙为什么38年不安葬祖母孝庄皇太后?(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节中强调的是“入土为安”,但康熙却三十多年不葬祖母,虽然雍正解释为康熙与祖母感情笃深,不忍下葬,但这始终是说不过去的,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隐衷。在孝庄崩逝之后,康熙违反常规执意要在宫中为祖母守三年之丧,后因朝臣反对,康熙也戴孝将近两年。康熙的言行留给世人的感觉是,在纯孝之外,似乎还对祖母怀有一份非常浓重的歉疚之心,希望有所补偿。而这份歉疚来源于何,必然是康熙的一份不可告人的隐痛。这隐痛就是孝庄为了保存皇太极的遗孤,保住皇太极一生奋斗而来的事业,不得不做出有悖伦常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孝庄不仅没有辜负太宗,而且应当为太宗谅解,甚至是感激。但是,碍于世俗礼法,孝庄竟然不能与太宗合葬,遭受了莫大的委屈,背负着不白之冤,这是康熙心中永远的隐痛,至死不休。

当时,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统领大清八旗劲旅的大部分兵力,因此手中掌握着大清王朝的军政大权,拥有令人生畏绝对的实力。多尔衮先后贬斥郑亲王济尔哈朗,诛杀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手握重兵,党羽密布,所有的反对势力只能臣服,他唯一有所顾忌的,就是孝庄太后。那么,多尔衮由未入关以前想夺皇位而不能,到此时能夺皇位而不夺,其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孝庄。作为少年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侣,孝庄皇太后以自己一腔万缕柔情,制约着多尔衮的“最后行动”,其间绸缪委屈,调护化解,不知费了孝庄多少苦心。

多尔衮死时,被追谥为诚敬义皇帝,用皇帝丧仪,神位进入太庙,这种待遇,除了皇帝本人,只有以旁支入继大统的皇帝的生父才配享用,如果作为皇叔或者辅政大臣,多尔衮是难以企及的,因为有了这些种种迹象,大多数人认为,孝庄决无下嫁多尔衮之事,但其失身却是不可避免的。孝庄太皇太后留下遗旨不与太宗合葬,就是认为自己白璧有玷之身无法再与太宗同穴。康熙完全了解孝庄当年辱身以存太宗天下的苦心,所以孝养无微不至。孝庄去世之时,不能葬于皇太极昭陵,但是康熙不忍心让祖母孤零零地别葬他处,所以才形成了停孝庄梓宫数十年,而无法下葬的局面。孝庄不能与太宗合葬的苦心不仅康熙了然于胸,而且朝中大臣们也是心知肚明。

但无论如何,在孝庄皇太后的一生中,她能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多次在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大清王朝政治上的统一,在大清王朝从开疆拓土到康乾盛世的过渡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孝庄皇太后可谓清代后妃中的第一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