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 皇甫继勋诡计被识破 ,李煜下令处死 李煜在宫中被蒙在鼓里,宫外,两军已在秦淮河沿线摆开阵势,即将展开一场生死决战。宋军攻到秦淮河南岸,南唐军列水陆寨于秦淮河北岸,两军隔河对峙。曹彬传令部将李汉琼调淮南大船进入秦淮河,以备渡河进攻。副帅潘美立马带头骑马涉水先渡,大败南唐军。随后,李汉琼所调船只也已到达,船中全部装满芦苇,火攻南唐秦淮河守军水寨栅塘。宋军歼南唐军数万,突破秦淮河防线,直逼金陵城下。 二月十二,宋军攻克金陵阙城。三月下旬,南唐水军以战舰20艘从金陵逆流而上至当涂江段,企图一举冲断宋军采石矶浮梁,断其粮道。南唐水军的战斗力很不怎么样,又加之溯江仰攻,被宋军击败。宋军利用浮桥为水上基地和过江通道,不断击败南唐水军进攻,逐渐将南唐水军主力消耗殆尽。 吴越军为了在北宋面前表现自己,边鼓也敲得不错。四月,吴越兵攻陷常州,进围润州。润州是金陵的东大门,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李煜派亲信刘澄为润州节度使留后,以拒吴越。其实,刘澄知南唐必亡,已有降宋之心。 阙城失守之后,金陵形势日益恶化。皇甫继勋为掩饰败迹,扣押各地告急文书,又经常借口军务繁忙,拒绝李煜召见。身为国君,李煜对战局竟不十分清楚。当时,金陵守将有才略者寥寥无几,只有宜春人卢绛稍有威望。当宋师兵临秦淮河之际,卢绛依凭水寨,拼力拒战,多次挫败宋兵渡河企图。然而,卢绛的战功不仅没有得到李煜的赏赐,反倒引起皇甫继勋忌恨。皇甫继勋又借口润州危急,说服李煜委派卢绛率军增援。尽管李煜不甚了解战局细节,但对大体形势尚知一二。宋师渡江已经半年,不仅没有不战自溃,反而愈战愈勇,加之吴越之兵已破常州,万一润州失守,金陵就将成为一座孤城,即使城池坚固,亦必不能持久。其实,金陵外围的南唐守军已基本被消灭,据点被夺占,金陵已成一座孤城。 五月,李煜亲自登城察看形势,见宋师旌旗遍野,垒栅纵横,如梦方醒,又惊又怒。他立即召皇甫继勋入宫答话,责其隐瞒军情、流言惑众、御敌不力,下令处死。皇甫继勋刚被推出宫门,侩子手还没动手,聚观军士就一拥而上,把他乱刀砍死分吃了,一会工夫就吃了个干干净净。这是继南朝侯景被人吃掉之后,又一个被吃掉的人。六月,卢绛援军到达润州,发觉刘澄有降宋之意,急忙率部退出城外。李煜闻报大惊,下令尽诛其家。 润州失守,金陵门户洞开。吴越军很快进抵金陵城下,与宋师东西合势,围攻金陵。 突生转机 赵匡胤萌生退意,听了一人之言又改了主意 正当李煜忧心如焚的时候,赵匡胤对是否继续攻伐金陵也产生了动摇。赵匡胤确定的作战方针是“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须急击”。结果,宋军围困金陵数月,仍未攻下。975年七月,南方进入酷暑季节,气候湿热,士卒疾疫多发。南唐采取“坚守防御以老宋师”的战略目的初显。赵匡胤萌生退兵之意,派遣李穆护送李煜之弟李从谥回南唐,带去手诏,催促李煜来降;命吴越王钱俶军退回杭州;命曹彬率军退屯广陵(今扬州),休养士马,以为后图。参知政事卢多逊力奏应当继续围攻金陵,可赵匡胤不听。 南唐似乎有望暂时保住小命,但国运竟断于一件小事。当时,北宋有个叫侯陟的朝廷外派官员,因索贿受贿、克扣军饷被部属揭发。他从扬州逃回汴京,部属仍不依不饶,追到汴京告状。侯陟与卢多逊关系不错,向其求救。卢多逊提出一个条件,要他去向宋太祖讲讲江南战况,说服皇帝继续进攻金陵,万万不可退兵。侯陟一到就大声说:“江南平在旦夕,陛下奈何欲罢兵,愿急取之,臣若误陛下,愿夷三族。” 宋太祖屏退左右,“升殿问状”,对外表示是审讯他,实则把江南战况问了个明白。赵匡胤于是决定继续围攻金陵,并赦免了侯陟之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