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王曾,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状元及第,是北宋的第25名状元,官至参知政事(副相级) 6、宋痒,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状元及第,当年宋痒与其弟宋祁一同参考,会试的时候原本是宋祁第一,宋痒第三,刘娥太后认为弟弟不应该排在哥哥前面,把二人名次调了个,成就了宋痒的三元及第。 7、杨置,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状元及第,杨三元命不好,三元及第后老母过世,回家守孝,守孝未满自己也因病逝世,三元及第没给杨状元带来什么好运。另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的二到四名叫王珪、韩绛、王安石,后来都成为了帝国名相,三人一共活了二百零岁。 8、冯京,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冯三元三元及第,人又长得英俊,且是未婚青年,成了帝国的抢走货,二位张姓国戚抢着要把女儿嫁给他,一度大打出手满城皆知,最后宰相富弼抢得金龟媚,富女死后,富弼又接着将小女嫁给他,冯状元成就了“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话。 图:东京人疯抢钻五冯京 9、王岩叟 宋仁宗北宋嘉祐六年(1061)三元及第,他是北宋最后一个三元及第,另值得一提的是仁宗一朝,三元及第者竟达四人,所以不难理解仁宗一朝为何会涌出欧阳修、范仲淹、三苏、王安石、司马光、包拯如此多的顶级文巨了。 图:北宋知识份子待遇好,所以超级学霸也多。 金朝 10、孟宗献,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状元,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金代的科考略不同于其它朝,分为乡试、府试、省试、廷试,孟状元是四元及第。 孟四元崇奉道家,拜名家王重阳为师,王的葬礼就是他一手经办的(全真七子??) 元朝 11、王宗哲,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状元,连中三元,生卒不详(元代知识份子不值钱,时逢元末天下大乱,王三元的光彩被那个时代遮盖了) 明朝 12、黄观,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状元,黄三元后来成为了建文帝的帝师,燕王朱棣成功篡位,黄观投河尽忠,朱棣上台后取消了他的三元资格,在此要给黄同学补上。 13、商辂,正统十年(1445年)状元,商三元后来官拜内阁首辅,成为一代名相,三元及第状元中,他的政治生涯最为辉煌。 清朝 14、钱启,乾隆四十六年的状元,因为明清时科考制度更加细化,分为了县试、府试、院试,之后才是乡试、会试、殿试,钱三元其实是钱六元。上述的黄观同学也是这种级别。 15、陈继昌,嘉庆二十六年(1820年)的状元,陈三元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三元及第状元,85年后,持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寿终正寝。 除了以上十五位文三元,在武考中也出现过四位武三元,他们分别是明朝的尹凤、王世名,清朝的王玉壁、顾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