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张学良被囚禁后,于凤至考虑到丈夫一生的名节,将老蒋的电文《不抵抗日军》带到美国,存入英国伦敦的汇丰银行,复制的副本也在美国一个秘密的地方存放。宋美龄千方百计索要,于凤至都不给,她说,“我们都为人妻,作为我难道就不该为汉卿负责吗?”还说,“在我手中,它则成一块浴巾,可以擦去汉卿身上所有的耻辱罪名。”作为妻子,于凤至永远站在丈夫一边。 1940年春,于凤至患上乳腺癌,被迫离开张学良去美国治病,却万没想到,这竟是她与丈夫的永别。经过几次手术和电疗,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她最后一次手术后醒来,发现左乳已经被切除,她低语:“我成了一个残疾人,还有勇气接受汉卿的爱抚吗?”这时,她只是一个渴望爱的普通女人,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她深爱的丈夫。 她定居洛杉矶以后,花高价买下两栋别墅,一处是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生前住过的林泉别墅,另一处是伊丽莎白·泰勒的旧居,两处别墅相邻。于凤至把两处别墅都按当年北京顺城王府内家里的居住式样装饰起来,她自己住一处,把另一处留给张学良,她对孙辈们说:“我将所有的钱都用在买房子上,就是希望将来你们的祖父一旦有自由的时候,这别墅就可以作为他和赵一荻两人共度晚年的地方。这也是我给他的最好礼物了。”此时的她,还在幻想着与丈夫重聚的那一天。她将思念通过书信与电话传递,即便联系也有诸多限制,只能互报平安,她说,“每知他安康,我唯有痛哭。” 1964年,台湾传出张学良写了《西安事变忏悔录》,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篇稿子是假的,是有人在故意贬低张学良,损害张学良的声誉。其实她不知道,这篇刊载于《希望》上的所谓《忏悔录》确是张学良亲笔所写,是应蒋的要求不得不写的。深爱丈夫的于凤至,远在美国不明真相,得知这一消息大为震怒,开始在美国掀起营救张学良的传媒大战。《洛杉矶太阳报》、《纽约时报》上相继出现文章抨击此事,影响极大。她的这一举动,引起蒋家的恐慌,遂以张学良的命为要挟,迫使于凤至离婚,来堵住张学良去美国与家人团聚取得自由的路。 她打电话给丈夫,问这事,张学良说:“我们永远是我们,这事由你决定怎么应付,我还是每天唱《四郎探母》。”为了保护丈夫的安全,她签了离婚书,但她始终不承认强加给她的离婚。有了丈夫那句“我们永远是我们”,对她已足够,宋美龄每年给她贺卡,也依然是写“张夫人收”。 她不怪赵四违背了当初对她的诺言,66岁的于凤至,理解汉卿和赵四的爱情,她对女儿说:“我同你父亲之间的情义已超过夫妻间的爱情。我们之间除了爱情,还有价值更高的友情、亲情。除了婚约,还有友情、亲情的存在。我们的心是什么力量也分不开的。” 于凤至在其回忆录中表示:“我思考再三,他们绝不肯给汉卿以自由。汉卿是笼中鸟,他们随时会捏死他,这个办法不成,会换另一个办法。为了保护汉卿的安全,我给这个独裁者签了字。但我要向世人说明,我不承认强加给我的、非法的所谓离婚……” 她牺牲自己,成全了丈夫和别的女人。赵四感激于凤至给了她名正言顺的身份,结束掉那些不堪入耳的称谓,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洗礼,终于让爱情之花结了果,让她在53岁时做了新娘。 岁月无情地流逝,她依然在苦苦等待她的汉卿,这一等就是五十年。1990年3月20日下午,93岁的于凤至无限依恋地闭上了双眼。这个等爱的女人,寂寞地去了,带着一颗孤独的心。洛杉矶比弗利山的玫瑰公墓,新添了一座黑色大理石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