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隋唐历史上“娘炮”盛行:男子热衷衣熏香头插花(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政治家,1937年到1940年任英国首相。他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对希特勒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倍受谴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主张推荐绥靖政策而闻名,而使法西斯主义气势大增,绥靖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加速原因。
     早期经历
     内维尔-张伯伦(1869一1940),英国政治家,20世纪30年代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1869年3月18日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市。1889年,伯明翰梅森学院(今伯明翰大学)毕业,先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后经营剑麻种植园、担任两家金属加工公司的董事和经理。1918年当选下议院议员,1922年起历任邮政大臣、卫生大臣、财政大臣等职,为保守党领袖。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出任首相。此时欧洲的安全已受到德意法西斯的威胁,张伯伦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作了一系列让步,想借此换取欧洲的和平。他所执行的政策被后人称为“绥靖政策”。1938年希特勒出兵侵占奥地利,随后又陈兵捷克边境。张伯伦在下院发表演说谴责德国的侵略行为,但无具体的行动;相反默认了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并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在随后出现的苏台德危机中,
     张伯伦于1938年9月间两次飞往德国亲自与希特勒会谈。9月28日至30日,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达拉第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同意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并迫使捷克政府同意慕尼黑协定。9月30日张伯伦同希特勒签署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在国内召致许多人的反对。1939年3月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开始采取措施加强防御,张伯伦宣布给予波兰军事保障。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张伯伦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在遭到德国拒绝后对德宣战。战争初期,张伯伦并未有效地组织全国进行战争,出现了前线无战事的“奇怪战争”状态。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直接威胁英法安全。张伯伦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绥靖政策彻底破产。德国在西线发动进攻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举国哗然。张伯伦遭到朝野一致的愤怒谴责。同日,张伯伦被迫下台,让位给丘吉尔联合政府。同年9月9日,张伯伦病逝。
     张伯伦在1869年3月18日生于一个政治世家,他的父亲约瑟夫曾担任伯明翰市市长和内阁殖民地大臣等职,至于他的异母长兄奥斯汀曾担任邮政总局局长、财政大臣、印度大臣、掌玺大臣、外交大臣和第一海军大臣等职。张伯伦父亲的前妻只生下奥斯汀后即去世,而张伯伦亲生母亲也在他6岁时去世,所以张伯伦从小非常内向。张伯伦早年入读拉格比公学,由于性格内向的关系而不愿意参加学校的辩论学会,直至后来因为爱尔兰自治的议题而加入。此外,在学期间,他开始对植物学和鸟类感兴趣,在日后成为业余鸟类学家,并加入皇家园艺学会。他也热爱音乐和文学,以后在关键时刻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名句,晚年也喜好钓鱼。大学时期,他就读于伯明翰大学的前身玛松科学学院,除开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首相以外,他是历史上仅有的三位不是从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毕业的首相之一(另外两位是1846年至1852年担任首相的约翰·罗素勋爵,他在爱丁堡大学毕业;以及自1762年至1763年任相的约翰·斯图尔特,第三代比特伯爵,他在莱顿大学毕业)。张伯伦学习的是冶金学,但毕业后到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890年他们家财政状况不景气,他和兄长奥斯汀到南美安德罗斯岛经营菠萝麻种植园,但没有成功,1896年种植园倒闭,他回到英国。回国后他的事业倒很顺利,他先后在伯明翰几家工厂担任经理,经营金属制造业,逐渐有了名气,成为一位成功的经理。
     步入政坛
     1911年,他被选为伯明翰市议会议员,并担任市政计划委员会主席,同年他与安妮·维尔·柯尔(1883年—1967年)结婚。1915年他成为伯明翰市市长,在他的努力下,促使成立了伯明翰交响乐团和全英国唯一一间市立银行,1916年他被再次选举为市长。1916年12月,身在伦敦的张伯伦获新首相劳合·乔治邀请担任新政府的国家服务总监,为军工企业招募劳力,但他的成绩不佳,劳合·乔治非常不满意。1917年,张伯伦辞职,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他们俩人始终互相排斥。由于出任国民兵役总监时遭遇挫折,遂激发张伯伦决定参加国会竞选,并成功在1918年大选成为下议院议员,当时他已经49岁。虽然他的兄长已在内阁供职,政府又提供一个卫生部的初级职位给张伯伦,但他因为不愿在劳合·乔治的政府供职而加以拒绝,而且又拒绝封为“爵士”。尽管其兄长在1921年出任下议院保守党党魁,但张伯伦在国会的最初四年都只是甚少发言的后座议员。
     1922年,伯纳尔·劳任新首相,张伯伦亦终于出任邮政总局局长。并在1923年以卫生部长的身份加入内阁。4个月后,鲍德温担任首相,他任命张伯伦为财政大臣但由于政府在1924年1月倒台,因此张伯伦不及发表财政预算案。1924年,保守党赢得大选,但张伯伦在自己选区仅以77票之差击败工党候选人,差一点议席不保。在新政府中,张伯伦又担任卫生部长,在任期4年半期间,他成功在国会通过了21项法案。
     张伯伦虽然在1929年大选保住议席,但保守党总体上却在大选大败,改由工党执政。保守党内部其时冲突和分歧丛生,而张伯伦则在1930年出任新设的保守党主席一职,而且又创立了保守党研究部,因此他一时间被视为下任党魁的热门人选。然而鲍德温很快卷土重来,继续出任党魁达7年。但自丘吉尔因印度自治问题而辞去保守党党内商业委员会的职务后,张伯伦又被视为鲍德温的当然继承人。面对严峻的经济问题,工党首相麦克唐纳在1931年解散政府,重新改组组成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张伯伦又被任命为卫生部长。同年很快进行了议会选举,议会选举后张伯伦第二次担任财政大臣,任内就实施保护性关税的问题引起了轩然大波外,又大副削减政府开支,并在任内促成英国在1932年免除偿还一次大战之债务。
     张伯伦一直担任财政大臣到1937年,而1935年鲍德温担任首相后,张伯伦仍然留任,他在任期间是内阁中最活跃的大臣,1934年,他更宣称战后“经济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伟大的新希望”正在开始。但因为从1935年英国重新开始加强战备,财政状况的增长又变缓。不过,张伯伦在当时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压力,首先是温斯顿·丘吉尔批评他不重视加强国防开支,但是工党则称他为战争贩子。这最终促使他在1935年大选后提出征收国家防卫贡献税,以税收补助军工,结果引来各方猛烈抨击。虽然备受抨击,但张伯伦的其他经济政策倒是有效的,他采取了一种被称为“理性化”的政策,在当时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由政府购买陈旧的工厂和矿山,令其倒闭,使得新工厂有条件成立。由于这项政策,到了1938年,英国已经具有用世界上最新技术装备的工厂,有生产最新式武器的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