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解密:晚清高官曾国藩建富厚堂是大兴土木吗?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是湖南省内极为少见的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关于富厚堂的规模,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人认为以曾国藩的地位,建这么一栋房子,实在太寒碜了。另一种人则认为,富厚堂太过富丽堂皇,肯定吸食了不少民脂民膏,怪不得晚清农民要造反。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哪种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曾家为建富厚堂所花费的银两,曾国藩有明确记载,其主体建筑的花费为七千串。按照当时的银钱比例换算,七千串大致相当于三千五百两银子。
     三千五百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三千五百两银子绝对是一笔巨款。三千五百两银子在当时可买到十多万斤米,这些米足够几百人一年的粮食需要。很显然,只有土豪家庭,才能拿出这么多银子,而一般的农民家庭,能有几十两存银,就算小康了,不可能兴建大的房子,能有土墙瓦房住就不错了。对于农民来说,富厚堂确实是奢侈品。


     但是,对于曾国藩来说,三千五百两银子意味着什么呢?当时,曾国藩一年的养廉银就有几万两,三千五百两银子只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不到。拿一个月工资盖房,肯定算不上奢侈。
     北京恭王府原来的主人和珅与曾国藩地位相当。两所宅子都去过的人肯定知道,恭王府的规模与富厚堂比起来,不知道大了多少倍,那才是真正的大兴土木。所以说,曾国藩建富厚堂,是符合他的身份的,算不上寒碜,也谈不上奢侈。
     可贵的是,曾国藩在得知家里花了七千串建房后,在日记中表示了自己的担心:“知修整富厚堂屋宇用钱共七千串之多,不知何以浩费如此,深为骇叹!余生平以起屋买田为仕宦之恶习,誓不为之。不料奢靡若此,何颜见人!平日所说之话全不践言,可羞孰甚!”
     在家族奢侈风气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曾国藩就及时将这一股歪风刹住了!这才是大圣人的风范!试想我们现代人如果处在曾国藩的地位上,能有几个人做到他那样的清廉节俭?所以说,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非议古人,而是反躬自省,从一餐饭、一件衣服做起,断绝奢侈,这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