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98岁抗战老兵:用崭新的小提琴继续奏响爱国旋律(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参加“鄂西会战”重炮显威
    1943年5月26日,这一天让江硕鹏永生难忘,因为从学校到战场,他终于等到了决战的机会。
    大战迫在眉睫,从湖北的秭归东头到宜昌南岸,约50公里防线,地势复杂,西高东低,山脉连绵,易守难攻。江防司令部给迫击炮第四团规定了主防线,即从杨家溪的南面至宜昌南岸。这里全是山地,中间有条小河,是日军进攻和撤退的必经之路。
    日本军队武器精良,中国军队则是缺弹少药。而江硕鹏和其他官兵能使用的是15公分口径的重迫击炮,优点是爆破幅度大,杀伤力大,适用于山地作战;缺点是射程短,瞄准值不精确,命中率低。
    “我们重迫击炮第四团被安排在王家山和黑狮子堡,由我布置好了40多门重迫击炮,严阵以待。”江硕鹏说,当时,他建议采取山炮交叉试射法,获得批准。
    江硕鹏回忆,当时他先熟悉了防区,然后又利用所学对15公分口径的重迫击炮进行了简单改造。
    
    “当我们在炮队镜里看见被困的大批日军窜入火力范围时,就按既定计划,各炮发挥山地作战的优势,大显威风。”江硕鹏说,从白天一直打到晚上,几千枚炮弹,炸得日军四处乱窜。
    江硕鹏说,当时日军死伤太多,很多尸体都搬不走,他们就用汽油烧了。后来是当地老乡捡来人骨头,才确定炸死四百多名日本鬼子。这场战后来被称为“鄂西会战”,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被军事史学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扎根新疆奏响爱国旋律
    之后,江硕鹏在1949年11月起义。1955年被发配到新疆修建猛进水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硕鹏被平反,安排到了兵团建工师(当时名为铁路工程局)师范学校任英语教师。日以继夜地备课,悉心地辅导学生,在学校,江硕鹏年年都会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1990年底,江硕鹏被任命为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员。此后,江硕鹏更加积极地参政议政,把共30万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译成英文,向世界展示了新疆的社会发展和建设成果。
    如今,已经98岁的江硕鹏老人喜欢写诗、唱歌、拉小提琴、上网、用电脑录制他唱的抗战歌曲,然后把视频上传至优酷网。
    1月13日,记者见到了抗战老兵江硕鹏老人。头发花白,瘦小的身躯有些佝偻,但他时刻保持着“站如松,坐如钟”的军姿,那是参军抗战留在他身上的纪念。
    江硕鹏手中的小提琴已经非常陈旧了,琴体漆面有些剥落,调起音来也非常费劲,但这丝毫不影响老人演奏的兴致。老人说,只要拉得动,他就会一直将抗战歌曲演奏下去。
    98岁的抗战老兵江硕鹏老人的心愿能否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您对抗战老兵有什么话要说,也可以给我们留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