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历史上古代战场的秘密武器:居然能当十万兵?(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说起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许多人惊讶于英国这样一个老迈帝国,在国力业已衰微、军力极度萎缩的困境下,仍然纵越大西洋,远征7000余海里,倾力一战并最终赢得胜利。英国空军虽然出动规模有限,战果有得有失,可他们依然体现了一支大空军应有的价值。
     评析:英国人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当然,光荣属于特混舰队,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英军参战的33个飞行中队中,海军只占了15个中队,而空军却出动了18个中队。英国空军奔袭万里,在没有陆基支援的情况下,配合海军航空兵一同夺取制空权。而缺乏前线机场的空军,竟能在历时74天的战斗中一直奋战在前线,他们的表现为世界空军的战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客观地说,战争中阿根廷空军的表现相当优秀,作战骁勇,战技娴熟,也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他们却是在孤立地作战,能看到的只是优秀的飞行员和精良的武器,他们在家门口失掉了制空权,英国空军却在万里之外夺得了制空权,一得一失之间,是国运兴衰的见证,也是两支不同类型的空军最明显的差距体现吧!
     应战: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占领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岛上英国总督亨特宣布投降。消息传回英国国内,举国哗然,媒体开始为出兵远征大造舆论。
     4月3日,阿军进占南乔治亚岛。英国国会召开紧急会议,首相撒切尔夫人组成战时内阁,并授权组建特混舰队。同日,英国空军第一架C-130运输机抵达阿森松岛。
     4月5日,撒切尔夫人在国会宣布:政府决定立即派遣舰队“远征南大西洋去收复失地”时,获得国会下院的一致通过,这是二战后的首次!同日特混舰队由朴茨茅斯和直布罗陀起航。


     评析:战争就这样开始了,下定战争的决心,除了荣誉、传统、自信、勇气,最重要的还是实力,但英国当时的状况并不乐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军力也大幅萎缩,过长的防务战线与有限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英军陆续退出全球各地的领地和殖民地。这在阿根廷政府眼中,自然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加尔铁里总统决定:以武力夺取马尔维纳斯群岛,他认定英国不可能打一场远在万里之外的长期战争,英国最终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可撒切尔夫人和英国人都没有忍气吞声,还是一句话,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
     当时英国空军的状况更糟糕,由于国防开支锐减,空军处于削减的前列,多个先进武器的研制项目搁浅或被取消,一度与美苏比肩的航空工业已落后于法德,英国空军几乎退化为一支战术打击力量。远征军是以英国海军为主,战场远在7000海里之外,而且缺乏前进机场,前期英国空军只能承担一些辅助性的任务。但空军却是第一个做出反应的,担起了战略侦察、战略运输的重责,第一支与阿军交火的部队也是英国空军投送的特种空勤团(SAS),第一支对马岛发动突袭是英国空军的“火神”轰炸机。英国空军的表现,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大空军独有的价值和作用。
     侦察:
     4月7日,英国宣布:马岛周围200海里为海上禁区。
     4月15日,从阿森松岛起飞的英国空军“猎迷”巡逻机,开始对马岛周边海域进行空中巡逻。在此后作战中,“猎迷”巡逻机几乎每日都对马岛上空及周边海域进行巡逻侦察。“猎迷”出动约150架次,日均2架次。
     评析:战争前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战略侦察。如果没有空军“猎迷”巡逻机的不间断侦察,很难想象英国特混舰队能否顺利到达马岛战区,更不要说战争胜利了。
     但是这种侦察耗费巨大,阿森松岛距离战区3180海里,“猎迷”每次侦察巡逻必须进行3-4次空中加油,整个马岛战争期间,“猎迷”共计耗油8100吨。此战,海战和空战频繁,消耗了大量油料、弹药以及淡水等物资,这就对后勤运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所谓“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强大的战略运输能力是战争胜利的有力保证之一。此战中,英国空军的空运能力严重不足,基本无法承担战略运输的重任,战后果断采购了美军C-17运输机以弥补不足。
     英国空军为了节省油料,还在“胜利”加油机内部加装侦察装备,一机两用,这种灵活性在战争中处处可见。 “鹞”本来是攻击机,但在一个星期内就改装为配备AIM-9L“响尾蛇”导弹的战斗机,从而执行防空任务,“猎迷”的水面搜索雷达也被技术人员装在“海王”直升机上,仅花11天就完成了调试,从而增强了空中预警力量,英军还把“海盗”攻击机上的有源干扰装置拆卸安装在“火神”轰炸机上,后来在轰炸斯坦利机场时,用这些装置对机场上的防空导弹雷达进行了有效的压制干扰。
     4月21日,由英军特种空勤团(SAS)和特别舟艇团(SBS)的特种部队成员,组成联合侦察分队,在南乔治亚岛机降,暴风骤雨的恶劣天气,使英军损失2架直升机,侦察分队无功而返。
     4月22日晚,皇家空军的一架C-130运输机从阿森松岛起飞,将12名SAS突击队员空投到南乔治亚岛以北的海面上,成功上岛潜伏,他们白天隐蔽,晚上侦察,把岛上阿军兵力、火力配置和阵地位置等情况发回舰队。
     4月25日,特种空勤团配合特别舟艇团,成功夺取南乔治亚岛。
     评析:特种空勤团(SAS)和特别舟艇团(SBS),分别隶属于英军的陆海军,但是他们大部分时间需要依靠空军战机来进行远程机动或配合作战,他们的战功当然有空军的一半。马岛一役,特种部队的行动,发挥了或是尖刀或是点穴的关键作用,确实带动了不少国家在战后大力发展特种部队。
     表面上看,夺取南乔治亚岛似乎只有政治意义,但实际上,英军是夺取了一处重要的战略支点,自此英军具备了与阿军长期作战的可能性,该岛虽无法起降大型飞机,但空军的“鹞”式战机确实一度以此为基地,对阿军实施打击。从政治角度看,夺取此岛使战争必将扩大,这也从一个方面看到英国的决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