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乾隆皇帝建西餐厅:虚荣心强 展示富足和繁荣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近日去圆明园遗址,听导游介绍,这里的“谐奇趣”,就是当年乾隆皇帝的“西餐厅”。我惊问:“清朝的皇帝,也吃西餐?”导游解释,那时的西餐,只是牛奶和面包。乾隆皇帝听说西方人经常吃这些东西,便要尝一尝。一吃,感觉不错。但他又想,吃西方人的餐,就得在西方的房子里。于是下令建了这样一所西洋建筑。每当想吃西餐的时候,乾隆就和妃子们来到这里。一边听西方的音乐,一边品尝牛奶和面包。

谐奇趣和海晏堂、大水法等,都是圆明园西洋建筑的主要遗址。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是一七五一年(乾隆十六年)秋季竣工的第一座欧式水法(喷泉)大殿。

谐奇趣主楼,1875年摄

主楼三层,顶层三间,一二层皆七间。楼前左右九间弧形游廊连着两层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乐器之处。楼南为大型海棠式喷水池,池内设有铜羊、铜鸭和西洋翻尾石鱼等组成的喷泉。楼北还有一座小型菊花式喷泉池。喷泉的供水楼在谐奇趣西北,称作蓄水楼。据说,当时都是用骡子拉水车,提水至楼上蓄水池,起水塔作用,再以铜管下注至各喷泉机关。一七五三年(乾隆十八年)葡萄牙使臣巴哲格曾在此观赏水法奇观。

谐奇趣八角亭

谐奇趣由乾隆命名,取“西洋喷水和谐有趣”之意。有资料形容,谐奇趣拥有三趣:一曰“声趣”。入谐趣园,则见一池荷花,亭亭玉立,园内有一丛绿竹,竹荫深处,有山泉分成数股注入荷池。而且山泉通过山石堆栈的几个层次落差,使川流不息的水声高低扬抑,犹如琴韵。二曰“楼趣”。侧看是两层楼,外看却是一层。原来,谐趣园宫门前是那条下坡路的最低点,继续往前,又逐步升高。这种似楼非楼的设计,确实有趣。三曰“桥趣”。谐趣园中共有五座桥,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引用了战国时代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一次有关知鱼不知乐的辩论游戏。

谐奇趣北楼,1875年摄

只可惜,现在这里只剩了一堆散落的残石碎块。导游说,圆明园被毁以后,多年荒废。很多的百姓,都来这里寻找建筑材料。木料没有了,可用的石头也没有了。原谐奇趣楼北小型喷泉水池的几个大石块,也流散于北京城里。直到一九八七年,才在一家招待所的围墙下发现。并运回原址,复位组成这个菊花式喷水池。

谐奇趣石雕残迹局部

2008年四月,有三张记录了谐奇趣西洋楼的全景照片首次现身国内拍卖市场。这些照片,均由英国职业摄影师拍摄于一八七五年。分别记录了西洋楼谐奇趣全景、谐奇趣主楼楼体和主楼北面。从照片中的景物推断出,它们应该分别拍摄于夏秋两季。照片虽然发黄,但品相完好。照片的左下角均有摄影师手写的编号,用英文标注所拍摄的地点圆明园,照片背面还有摄影师的签名和印章。

谐奇趣石雕残迹局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