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清朝大臣们绕开慈禧和八国联军达成了啥协议(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义和团在直隶扩展最迅速的时期,张之洞与刘坤一曾两次上书慈禧剿匪,但慈禧并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回复。得不到消息的张之洞渐渐明白了老太后的心思,老太后为了自己的权利这是想和洋人比划比划。形势比人强,朝廷与洋人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但张之洞心里也明白,五年前大清与日本交战尚且一败涂地,如今对世界上最强的十余个国家宣战,这一旦战端一开,那么大清必败无疑。可是该怎么办呢?老太后铁了心了,更何况还有端王爷。听老太后的,那就是去送死,不听,那可是抗命之罪,也是要杀头的。张之洞等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连张之洞这样的大人物都陷入两难境地,汉党中的其他人,更是集体纠结。比如后来的民国领军人物,这时的汉党中坚角色袁世凯,就任山东巡抚的时候,就为个对义和团该剿该抚的问题,照他儿女的回忆说,急的脸上都长满火疖子。幸亏当时在翰林院当庶吉士的老友,民国大才女张爱玲家的长辈亲戚张人骏,一语点醒这上火中人:朝廷可以错,你却不可以错,朝廷错了你要背黑锅,你错了你也要背黑锅。
    
    于是本着这个原则,袁世凯顿时精神抖擞,此后快刀斩乱麻般绞杀义和团,并拼死保护山东地区太平。这俩事意义有多大?后来北上谈辛丑条约的李鸿章,犯愁怎么割地赔款时,都没忘记称道袁世凯一句慰亭有心。
    类似于袁世凯这样的纠结,大多数汉党成员,当时或多或少都曾有过,但纠结过后,也都是同一个共识:生死存亡面前,顺不顺朝廷的意,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不能错。
    张之洞的幕僚汪康年向张之洞提出,派兵北上剿匪,杀端郡王集团。与洋人谈和,召开国会还政于光绪。汪的想法和丰满,而且也可行。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张之洞,刘坤一的强烈反对。汪康年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这条建议自然无可非议,但是对照大清的权力根系,这事却是大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