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人用果品或草药熬制“饮子” 到了隋唐,饮料比以前讲究多了,出现了类似深受今人推崇的保健饮料,时人把这种饮料称为“饮子”。 “饮子”系用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解渴的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饮子很受隋唐消费者的欢迎,当时长安街头“饮子店”很多,和今街头冷饮店一样,生意兴隆,有的饮子店还可以先喝后付钱。 五代人王仁裕的《玉堂闲话》中,就提到过一家饮子店:时长安城西市的一家饮子店生意做得特别好,每到盛夏,便用一口大锅熬制“饮子”出售,这家店所售“饮子”能治疗“千种之疾”,且喝了就好,所以名声很大。当然也不便宜,“百文售一服”,当药水来卖了。 唐时,街头卖冰已成为一种谋生手段,还出现了天热涨价的现象。《唐摭言》“自负”条便引用了这么一则故事:“昔蒯人为商而卖冰于市,客有苦热者将买之,蒯人自以得时,欲邀客以数倍之利;客于是怒而去,俄而其冰亦散。”意思是,以前蒯地的生意人在街头卖冰,乘大热天涨价,高出原价几倍出售,顾客一气之下都不买了,不多会儿冰全化了。结果蒯人为贪心而后悔,流着泪走了。 “冰商”的甜冰吸引了许多顾客 宋代人爱喝避暑“凉水” 夏用饮料,到宋代品种就多了。最大特点是,果汁饮料受到宋代消费者的欢迎。 宋代人把冷饮叫“凉水”,这种凉水并不真是水,属于果汁类饮品。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州桥夜市的热闹场面,文中便提到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等多种冷饮。每到夏天,夜市冷饮生意很好做,常要营业到半夜三更天才结束。 从《事林广记》、《武林旧事》等宋人笔记所载来看,到南宋时,冷饮的品种更加丰富了,市面上出售的多达数十种: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杨梅渴水、香糖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雪泡缩皮饮、杏酥饮、紫苏饮、香薷饮、梅花酒、皂儿水、沆瀣浆、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绿豆水、椰子水、甘蔗汁、木瓜汁、五苓大顺散、乳糖真雪、金橘团、甘豆汤……古时饮料也分不同档次,据《西湖老人繁胜录》所记,“药冰水”便是当时富家子弟才常喝的解暑饮料。 宋人似乎还爱饮“药茶”:将甘草研成末,放进茶里,热茶、凉茶都行,在茶里放甘草和如今喝咖啡必加奶一样,成为当时的饮茶习俗。 宋代人最爱喝的这些饮料在今人看来全是“绿色”饮料。《武林旧事》中“都人避暑”条记载,每年六月六那天,城里人便“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各种新鲜水果、美味饮料十分丰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