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杜延年的父亲是谁 杜延年父亲杜周生平简介(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飘零65载后,终于归来。“冯庸将军墓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沈阳举行,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冯庸的海内外后人近百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在沈阳市龙泉古园的绿树丛中,朝向台安、北镇方向并列着张学良的衣冠冢和冯庸墓。按其遗嘱,冯庸墓“坟前树花岗岩碑,高三尺,宽二尺,厚一尺,正面刻‘冯庸墓’三字”。“冯庸墓”三个字是促成此次冯庸回归的著名辽海文化学者初国卿特意从颜体碑帖中辑出来,端庄厚重。
    冯庸外甥张文琦昨日表示,整个过程不容易,他代表为国家为民族付出一切的先驱者后人表示感谢。
    对话
    骨灰盒装双肩包里上飞机跨海峡
    北国网、辽沈晚报:冯庸墓回归有一些契机吧?
    初国卿:2010年秋季,听冯庸外甥张文琦说他舅舅的墓地原在台北,后来因为要建小学校,被政府征用,于是只好迁出,现在舅舅等几个人的骨灰还放在台北淡水附近的一座灵骨塔内。
    北国网、辽沈晚报: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曲折,是如何达成的?
    
    初国卿:2010年深秋,我在与冯庸先生的外甥张文琦先生聊天时了解到冯庸先生墓地的情况,并提出能否迁回大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与相关部门和协会,省内多家墓园进行联系沟通。最后还是得到辽宁省殡葬协会会长江登云和沈阳龙泉古园总经理任凯的大力支持,决定将冯庸墓迁回沈阳,落葬于龙泉古园。
    北国网、辽沈晚报:如今,冯庸先生在飘零65年后终于归来,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初国卿:在这三年时间里,存在着种种偶然必然,我由衷地感到落叶总要归根。
    北国网、辽沈晚报:说说迁回来时的一些细节吧。
    初国卿:今年6月,我和张文琦一起赴台湾。在台湾,原打算就冯庸回归沈阳之事召开一个在台东北故旧人员座谈会,但考虑到冯庸晚年低调行事,此次回家,还是悄悄来去,不张扬。于是冯庸的骨灰盒就装在双肩包里,由今年近77岁的张文琦先生捧在胸前,上飞机,跨海峡,到沈阳,一路安静地走进了龙泉古园。
    记者探访
    鲜有沈阳市民了解滑翔小区前身
    滑翔广场,位于沈阳市铁西区滑翔路与凌空二街交叉路口旁。昨日下午,不少居民围坐在树荫下休闲娱乐,他们大都生活在附近——铁西区东南部一片面积最大的住宅区——滑翔小区,但其中却鲜有人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在1927年时诞生过东北地区第一所私立大学。
    虽然,滑翔广场也曾作为冯庸大学的旧址举行过沈阳市各界人士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万人签名活动等,但在其周围却没有找到与这段历史有关的痕迹。
    昨日,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在附近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大家对于冯庸及冯庸大学都没有太多的了解。
    其实,在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选入的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中,就提到过“冯庸大学”。而台商张文琦先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滑翔”是约定俗成被叫下来的,但许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记载着血泪和耻辱的名称。
    滑翔小区所在位置的前身就正是冯庸在1927年投资开办的私立大学冯庸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摧毁了冯庸大学,并在此地修建飞机场,人们称机场为滑翔机场,因此“滑翔”的名字也就这样得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