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弱胜强的预期目的。正因为“田忌赛马”这个小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一直传为佳话,流传深远。另外,孙膑在“田忌赛马”中所采用的方法,也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其实,对孙膑来说,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获胜不过是略施小计,田忌却由此对孙膑更加折服,并把他正式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和他交谈兵书战策,孙膑尽吐平生所学,两人谈得十分投机,齐威王认为孙膑是个难得的军事天才,真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立即拜孙膑为军师。这样,通过这次赛马谈兵,孙膑一鸣惊人,由一个“刑余之人”一跃而成为统帅齐国大军的首领,在战国群雄角逐这个动荡的大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大显身手。 战国中期,魏国已发展成为中原大国,国势日强,曾先后攻占过秦、楚、齐等国的大片土地,对赵国更是觊觎已久,早有独霸之野心。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统兵8万、战车500乘大举进攻赵国。魏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企图一举灭赵。邯郸守将连战连败,情势万分危急,赵成侯急忙派人火速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自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答应救赵,拟拜孙膑为大将。孙膑辞谢道:“臣乃刑余之人,而使主兵,显齐国别无人才,为敌所笑,请以田忌为将。”齐威王于是听从了孙膑的建议,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居于辎车之中,出谋划策,率领8万齐军大举攻魏。 ![]() 出兵前,田忌与孙膑一起研究作战方针。田忌认为应该率军北上直趋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以解赵围。孙膑不赞成这种打法,他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围魏求赵”的作战策略。他对田忌说:“目前的形势犹如丝线夹缠成一堆,如要解开,万万不能使力乱扯。人家打架,你想拔刀相助,但不能不弄清情势就挥拳加入殴斗。如今魏国把整个战斗力全部投入了这场战争,国内只留下了一些不堪一击的老弱病残之兵。如果我国趁虚率兵攻向魏都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后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要放弃攻打邯郸而回师自救。这样,既可解邯郸之围,达到救赵的目的,又可在魏军长途跋涉、疲于奔命之际,抓住时机,狠狠打击魏军,这不是一举两得吗?”田忌听罢,心中大喜,立即采纳了孙膑的计谋。 为了迷惑庞涓,使其无法把握齐军的真正意图,孙膑又对田忌说:“请将军先向南进攻魏国的平陵。平陵这地方,城邑虽小,但管辖的范围却很大,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是东阳这个地区的战略重镇,很难攻取。我准备用假象来迷惑敌人。我们去进攻平陵,途中必经魏国的市丘,我军的粮食补给道路肯定会被魏军轻易切断。我们进攻平陵就是为了向敌人显示我们不懂军机的假象。”于是,田忌率齐军拔营,以急行军的速度直趋平陵。大军快到平陵时,田忌把孙膑请来问道:“现在该怎么办?”孙膑说:“你看军中诸大夫中谁是不通晓军机的一勇之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