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才子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有两句诗,大家都很熟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唐朝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中的诗句。没想到,刘希夷为了这两句诗,竟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峨嵋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25岁中进士,但没有做官就被人害死了,死时还不到30岁。他为什么被人害死呢?是谁害死他呢?据资料记载,凶手就是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宋之问也是初唐诗人,唐高宗上元二年中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唐中宗时选为修文馆学士。但宋之问人品卑劣,丑行不少,为世人所不齿。对于刘希夷的被害,宋代王谠在《唐语林》卷五中有记载。他说,刘希夷写罢此诗以后,还未对外示人,就被宋之问看到了。宋之问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十分欣赏,要求刘希夷将这两句诗送给他,作为他的作品,理所当然地被刘希夷拒绝了,致使宋之问“大怒”,遂“以土囊压杀之。”(土囊,即装土的布袋。)为了两句诗,宋之问竟对外甥下此毒手,表现了一个盗名窃誉、巧取豪夺者的丑恶嘴脸,其歹毒和凶残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当然,杀人者也没有好下场。唐睿宗即位后,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宋之问被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灵山一带),后又赐死于桂州(今广西桂林地区),时年56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