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有多远?如果把时间轴定格在1950年4月30日,天涯就在脚下。 彼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榆林和三亚,其中的5名代表将胜利的五星红旗插到天涯海角景区著名的天涯、海角石上。红旗猎猎,榆亚解放的讯息从此传至祖国的大江南北。 1950年4月16日,人民解放军强渡琼州海峡,发起海南岛战役。当年4月30日,国民党军队从三亚、榆林败退,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翻开历史的卷轴,走访当年的亲历者,共同追忆那段风雷激荡的岁月。 敌兵倍感败势 仓皇逃窜 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下令全线南撤,国民党散兵游勇纷纷向榆林、三亚方向逃窜。4月24日,解放军15兵团发出乘胜追击残敌、迅速解放全海南的命令。 《老榆亚影鉴》刊登了一张薛岳残部南下榆林逃台的军用飞机图,整体机身颜色为绿色的战斗机P-51正准备起飞,机身上白色的国军标志明显,然而,昔日的王牌战机却俨然已沦落为国军逃跑的工具。  “解放大军打九所,贼兵乱如只鸡窝,三生园楼崩一角,狗官轻狂钻下床”、“红军冲锋号声响,伪兵轻狂惊颤鬃,放尿拿糠首垫底,失魂丧魂似死人。”解放军凯歌前进,国民党军队步步后退,当时身处其中的百姓们将此编进了崖州民歌。 80岁的三亚崖州区港门村村民苏盛伟对此感受颇深。“36师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当时该师的一个营部设在我们家,营长及其亲属、卫兵都曾在我家借宿。”苏盛伟说,当时,很多国民党军人都感到大势已去,纷纷各谋出路。让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该营国民党士兵彭应权的一番话。 祖籍山东的彭应权本是一名教师,因被国民党抓壮丁而被迫入伍,看着国民党一路溃败,彭应权感叹道:“现在的形势我看透了。” 《老榆亚影鉴》中的两张老图片,形象记录了大批国民党军官及驻崖城敌眷属纷纷搬运行李搭车去榆林,欲从榆林抢登舰船逃去台湾的历史。图片中,榆林港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潮,溃败的逃兵们争先恐后向停泊在港口的舰船走去。 当时的崖州百姓唱起了崖州民歌对此进行调侃,“怕红军流一裤尿,长官大人早逃命,脸白如纸魂魄散,伪办商人逃进城”、“怕红军如鼠怕猫,割须弃刨魂魄丢,弃下军营残兵守,长官夫人拼命逃”。 “当时听村里的老人说,国民党宪兵队和炮兵对为争夺当时最后一艘逃亡台湾舰船的上船资格,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宪兵队顺利登船出发,在港口倍感绝望的炮兵队将炮口对准已缓缓启程的舰船,炮身响起,舰毁人亡。”苏盛伟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