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郓王视为掌上明珠的同昌公主,是郭姬于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生的。这个同昌公主也很奇妙,长到三、四岁居然不曾开口说一个字。然而有一天,她却忽然叹息着,向父母说出了她人生的第一句话:“可得活了。”父母既为女儿能开口说话感到十分惊喜,同时也被女儿这句话弄得糊里糊涂了。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什么事是可得活了?直到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八月,当迎接李温(漼)先为皇太子,后继承皇位的仪仗到了郓王府门前时,这个神奇预言的谜底才得以解开,原来是:只有当了皇帝,才有继续活下去的可能。《新唐书》是这样记载的:“懿宗淑妃郭氏,……生女未能言,忽曰:‘得活。’王惊异之。及即位,以妃为美人,进拜淑妃。” 李漼即位后,为了兑现“贵必不相忘”的承诺,先封郭姬为美人,不久就册封为淑妃。而对女儿的神秘预言,唐懿宗李漼更是喜出望外。从此把女儿看成是自己的福星,爱得不可开交。说起来,同昌公主也确实值得父母疼爱。她不但从母亲身上继承了绝色容颜,而且心灵手巧,除了琴棋书画,她还擅于裁剪刺绣。据记载,她能在一张普通大小的锦被上,绣出三千彩色鸳鸯来。这种罕见的巧手功夫,不但需要出色的技巧,还需要沉静柔顺的性格。如此出色的女儿,怎么不让父母疼爱万分! 咸通十年(公元869年)正月,唐懿宗将同昌公主公主下嫁新科进士韦保衡。为了显示对公主的宠爱,唐懿宗为宝贝女儿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豪华婚礼,嫁妆之丰盛,即使是盛唐时期的高阳、太平和安乐公主,也难以望其项背。同昌公主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妻子,她不但姿色娇美,而且温柔乖巧,不似一般皇家公主那样刁蛮任性。可驸马韦保衡却不然,虽然生得英俊非凡、风度翩翩,其实是一个心胸狭隘、贪财好色又好权的轻浮公子哥儿。韦保衡贪财好色的本性,在婚后的生活中终于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时的郭淑妃依然美艳,与二九佳龄的女儿站一起,竟像两朵娇嫩欲滴的姊妹花。可这时的唐懿宗早已没有了当皇子时的恐惧,整天忙于欢宴游乐,拈花惹草,把当年对郭淑妃“贵必不相忘”的承诺忘到了九霄云外,郭淑妃被冷落了。 在大唐王朝的后宫中,没有哪个皇帝的女人是心甘情愿被冷落的,美艳的郭淑妃也不例外。其实,郭淑妃早已看中了风度翩翩的韦保衡。自公主下嫁后,便以看望公主为名,经常出入韦保衡内宅,与之娱乐欢宴,无所禁忌,甚至彻夜不归,韦保衡当然来者不拒。斯时宫庭内外,舆论哗然,都在传说郭淑妃与女婿韦保衡荒唐淫乱。甘愿戴绿帽子的唐懿宗,对这件事却没有过分地追究,也许他还记得“贵不相忘”的承诺。《新唐书.后妃下》这样记载:“女为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保衡处内宅,妃以主故,出入娱饮不禁,是时哗言与保衡乱,莫得其端。”其实,就大唐后宫而言,乱伦通奸并不为奇事,故此事应非虚妄。 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同昌公主得了病,御医们想方设法、殚精竭虑为公主治病,但均无效果。八月,公主病逝,时年二十一岁,一个国色天香的公主,就这样香消玉殒了。一时传言,公主是因为明知母亲和丈夫淫乱,为顾全皇家颜面,只得忍气吞声,因而忧郁成疾的。心病需要心药治,御医的草石之药焉能治好公主的心病。韦保衡因为害怕皇帝深究,由是构陷御医胡乱用药,致公主死亡。懿宗皇帝爱女心切,昏庸糊涂,立即把为同昌公主治病的二十多名御医处死,还把他们家族的三百多人投入大牢治罪。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韦保衡借机打击同僚,使不少人牵扯其中,遭到贬官。 可是,作恶多端、品行低劣的韦保衡并没有好结果。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唐懿宗驾崩后,唐僖宗即位。韦保衡与郭淑妃通奸淫乱之事被仇家告发,被贬为贺州(今广西贺州)刺史;因为还有人告发他以前诽谤他人的罪行,再贬为崖州澄迈县令(今海南海口市郊)。在流放的路上,又一道旨令追来,令其自尽于途中。美艳神秘而荒唐的郭淑妃,下场也很悲催。韦保衡贬死后,郭淑妃仍然居住宫中。黄巢造反杀进长安时,唐僖宗出逃仓促,郭淑妃来不及跟从,遂流落到民间,后来不知所终。《新唐书》这样记载:“黄巢之难,天子出蜀仓卒,妃不及从,遂流落闾里,不知所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