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少年决非真太子了!当时就有谣传说,驸马王昺有个侄孙叫王之明,其相貌与太子有几分相象。于是,有审问官就对少年问道:“人言汝是王驸马从孙,名王之明。”这个少年似乎是在江湖上闯荡很久,机敏地回答道:“认我明之王,不认王之明。” 正当官员们与少年唇枪舌剑时,也是曾经担任过东宫讲官的大学士王铎站出来,大喝道:“此假人假事,哪里是什么太子!”有了昔日讲官的指认,可以确定此太子是假冒的了。由于首先将少年送来的高梦箕的家仆穆虎已经不知所踪,现在只好先将少年羁押在狱中。 弘光帝在得知审讯结果后,慨伤良久说:“朕念先帝身殉社稷。今侧耳宫中,惟望卿等至,若果真,即迎入大内,仍为太子,谁知又不是!” 不久,那个首先发现“太子”的穆虎被拿获了,于是朝廷准备再次审问那位自称太子的少年。这一次,马士英又请来一位昔日东宫讲官,原詹事府少詹事方拱乾前来辨认。三月初九日,在午门又进行了一次审讯。 ![]() 为了消除官民士庶的疑虑,这次是审讯是开放的,允许官民前来旁听。经过方拱乾的识别,也断定这个少年并非太子,而是一个十足的假冒货。经过审问,少年招供自己就是王之明,南下逃难途中被穆虎等人胁迫,所以冒称太子,不过只是为了招摇撞骗而已。 案子经过二审,情况已是十分明了。朝廷也决定立即将少年王之明的供词以及审讯情况刊刻颁行天下,以消除臣民百姓的疑虑。但是,臣民们早已被一种莫名的偏执所左右,他们宁愿相信这个少年就是真正的太子,而不愿意相信朝廷的解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