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的《减字木兰花》曾写道: “花从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木,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长栖树上,交颈哀鸣,宋人哀之,遂名其木曰相思树。“此句谓绝代佳人一定会理解这样相思的苦楚,彼此相思,一定会愿意和韩凭化成枝叶相缠的相思树。此处以韩凭暗指自己,以绝代代指自己的爱人。 容若用相思树的典故暗示了此生已无望结合。这一首上阕无大的歧意,是说与所恋女子擦身而过,无缘结为夫妻,然爱恋之心无可化解,总是深深思念她。关键在于下阕所用的韩凭的典故:韩凭妻被宋康王所夺,身为下僚无能为力,惟有悲泣而已。与妻子也只有死后魂魄化鸟相守这种遭遇和眼睁睁看着恋人被送入宫的容若何其相似?容若是和韩凭一样的相思断肠人,所以能够了解他的感受。 今生结合的无望,只得寄望来生,此中相思之意,恐怕也只有那苦难的韩凭可以明白。权势的车轮之下,爱情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除了生命,仿佛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利器。 ![]() 世人多爱轻拈红豆,笑吟“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从相思树而来的韩凭夫妇呢,相思寄于何处? 有人说故事是否还有遗迹存在并随着这故事的千古流传,是否还有人记得这么一对相爱而不得相守的夫妻? ![]() 据说商丘有座清凉寺,原名“清泠台”,与“青陵台”同音,清凉寺中现有两株同心槐古木,枝叶相连,根脉相通,大约就是那传说中的韩凭夫妇遗址了吧。 天地之大,却容身不下一对卑微而相爱的夫妻,纵使后人记得他们的故事,那么于他们自身又有何干。他们的故事,早已在韩凭妻飞身一瞬的刹那而结束,不过,人的一生很短,带着彼此相爱的心情离去,对于那时的他们,也未尝不是一场幸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