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得报,慌忙带领桂林留守军队亲往扼险拒守兴安县严关。然而没有用,李定国不管你是镇南王还是镇北王,不由分说,上来就是一阵痛打,结果,清兵大败,横尸被野。孔有德不服,再挑清锐部队在榕江排下阵势,要与李定国决一死战。兵未交,李定国的象阵前列,劲卒山拥,尘沙蔽日,孔有德的清兵便心胆俱裂,马匹听到象鸣更是颠厥乱跳。孔有德压不住阵脚,部众遂奔。李定国挥军掩杀,大获全胜。孔有德在亲从的死护下狼狈不堪地奔回桂林,下令紧闭城门。 六月三十日午后,李定国大军进抵桂林城郊。 孔有德已被彻底打怕,深感桂林难守,急飞檄镇守南宁的提督线国安、镇守梧州一带的左翼总兵马雄、镇守柳州一带的右翼总兵全节放弃守地,领兵回援省会。然而,李定国军攻击力之强、攻势之猛,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根本等不到援军到来,桂林城已经易主。 七月初四,李定国以强弩压制城上火力,派大象队抬巨木撞击城门,桂林城武胜门大门被撞得粉碎,明军欢声雷动,一拥而进。孔有德仓皇计穷,遁走无路,急还旧邸,将搜刮来的奇珍异宝全部堆积在一室,手刃爱姬,闭户自焚而死。 次日,李定国发兵分取柳州、平乐、梧州诸郡县。民间纷起响应,明将之留粤西者,如胡一青、赵应选、马宝、曹志建等,相率来归。清定南王藩下提督线国安、总兵马雄、全节及各府、州、县官看势头不对,齐刷刷地窜往广东逃生去也。 八月十五日,随着广西最后一座坚城梧州被收复,广西全省宣告平定。 壮哉! 其自五月底出兵,到了八月中旬,攻无不克、战无不捷,横扫湖南、广西两省清军,真正的雷霆万钧、气吞山河。在李定国兵威的震慑下,清朝镇守广东的尚、耿二奸食不甘味、睡不安寝,遍发号令,要与广西接境的广东各州县文武官员相机退入肇庆,以保存力量。 广东德庆州属开建县(在今封开县东北)协守副将谢继元就早早响应尚、耿二奸的号召,弃城逃入了肇庆。不难想象,如果李定国能在这个时候稳固住广西,兵发广东,则两广便可重归大明之手。可是,在李定国如入无人之境地冲杀于湖南各州县时,清廷已经发动八旗精骑南下以挽救局势了。 顺治皇帝玩了一局大的,出手阔绰,令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自江宁移赴长沙,另派敬谨亲王尼堪,统十万之众,南下增援湖广。 尼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第三子,亦即多尔衮的侄子、顺冶帝的堂兄。此人很早就领军打仗了。天命年间,他就曾跟随努尔哈赤女真伐多罗特、董夔诸部。天聪年间,也多次跟随多铎进扰明朝锦州、宁远等地。此后,清军攻朝鲜、明清双方间的松锦大战、山海关外一片石狂扫李自成等等大战、恶战,无不闪现着他的身影,可谓身经百战、谙于战阵。 清军入关后,生活中的无节制享受、政治圈里的争斗倾扎,许多如阿济格、豪格、多铎、博洛、勒克德浑、满达海、瓦克达等骁勇善战的统帅英年早逝、未老先亡。 尼堪便成为了清廷现存为数不多的宿将之一。 尼堪原计划是经湖南入贵州,会同吴三桂、李国翰所统四川清军合攻贵阳。但计划赶不上形势,孔有德兵败身死,尼堪只得改变了进军方向,先占湖南宝庆府(府治在今湖南邵阳市),然后进军广西。 自努尔哈赤起兵与明廷叫板起,女真八旗军与明军相斗,几乎是无往而不利。明朝的多少牛人、猛人,都倒在这支军队的铁蹄之下。杨镐、刘綎、袁应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毛文龙、高第……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始终不能阻挡女真八旗军入关的脚步。 还有,号称晚明的第一猛将曹文诏够猛了,他在讨伐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战斗中追亡逐北,大显神威,可是,在大同城下,被女真八旗军打得没半点脾气。能使一百二十斤铁柄大刀,训有五万天雄军的牛人卢象升够牛了,但就偏偏死在女真八旗军的刀下。其余的洪承畴、吴三桂、祖大寿等辈,更在女真八旗军面前只有招架之力、而无还手之功。…… 大明王朝的每支部队,都无一例外地患上了“恐满症”。就连把大明江山掀得天翻地覆的李自成,也被女真八旗军在山海关外的一片石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现在,女真八旗军再现战场,会有意外发生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