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号称世界第一的明朝为何要终止20年的大航海
公元1424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去世。在朱棣在位时期,明朝的大航海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新继位的洪熙皇帝朱高炽却对这项运动不感兴趣,朱高炽试图废除这一劳民伤财的运动。但是这位皇帝仅仅在位10个月,便撒手人寰了。郑和希望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会赞同继续航海,但是朱瞻基延续了朱高炽的政策。在朱瞻基在位时期,明朝进行了最后一次航海。在此之后,明朝全面退出了海洋,到了明朝中期,那些大船的建造技术已经失传。  一、朱棣的大航海主要为了两个目的,但是没有为明朝带来经济效益 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了明帝国的首都南京,在位仅仅4年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失踪。随后,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为了不留在自己篡位的证据,朱棣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这些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了。不过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朱棣的一块心病,在南方地区对朱允炆忠心耿耿的人大有人在。朱元璋当年为朱允炆留下来很大的底子,虽然朱棣侥幸成为了皇帝。但是只要朱允炆不死,他就政权合法性就一直存在问题。有消息说朱允炆出现在南洋地区,朱棣的态势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派出了自己亲信太监郑和率领军队到处寻找朱允炆,不过作为一个皇帝,朱棣的这个举动还有另一个用意。  朱棣开展大航海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炫耀中国的强盛,实现所谓的万国来朝。由于蒙古军队的影响,国外很多国家与中国断绝了联系,它们都还以为是蒙古占据着中原。朱棣命令郑和下西洋很大的原因就是向他们宣传中国已经换主人的消息,朱棣希望恢复唐宋时期的繁荣景象。唐朝时期当然是真正的万国来朝,宋朝虽然差点,但是宋朝的海外商业贸易异常强大。朱棣从表面上看也做到了万国来朝,但是意境已经大不相同。明朝的面子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海外来中国的朝贡者,将会得到丰厚的赏赐,回报通常是货物价值的5倍以上。外国人当然又不傻,来的人越多,中国就赔的越多。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最后山残水剩。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