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三国东吴老将程普:东吴军中最重要的三代老臣(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不过,在打下江东后不久,程普又面临了其人生第二个大的打击,那就是孙策的去世。
     这个消息对于东吴每个将军与大臣来说都是个晴天霹雳,但是对于周郎等人来说,这还只是第一次体会丧主之痛,而对于程普等老臣来说,这却是第二次了。
     又一次理想的破灭,程普开始怀疑上天是不是总是和他过不去,为什么他曾经舍命保护的新时代的希望就这样又扔下他走了。
     一个人活着,总是有所寄托和希望的,老天两次将寄托和希望夺走,这对程普是多么的残忍。
     孙策对自己的继承人孙权留下的托孤之言中,提及让张昭辅佐孙权,而周瑜也以中护军的身份和张昭共掌事。孙策临死前,只字未提及程普等父亲留下的第一代老臣,但是程普依然默默地为孙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国志》里记载:“策薨,与张昭等共辅孙权,遂周旋三郡,平讨不服。又从征江夏,还过豫章,别讨乐安。乐安平定,代太史慈备海昬,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
     这一段是记载了孙策死后,程普辅佐孙权的情景。虽然自己的梦想再一次破灭了,但是程普还是毫无怨言地为孙家效力,哪怕孙策的遗言中没有嘱咐他任何事,他也毫不犹豫地为孙权效命,孙权也许是他这辈子最后的赌注了。
     终于,公元208年,东吴面临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考验,那就是曹操的南征。看着自己亲手为主公打下的江山面对这如此的考验,程普当然不会像张昭一样主张投降。武将的心情岂是那些文人所能了解与体会的。终于,孙权决定与曹操开战了,程普被任命为右都督,左都督是周瑜,论地位,两人平级,但是史书却还记载了一句“事决于瑜”,也就是说其实还是周瑜说了算,程普类似于周瑜的副手。


     面对这一切,程普心中的确是有所不平,所以南郡之战前一直与周郎关系不是很好,吕蒙在日后都对孙权提及“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於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吕蒙此话,虽然有夸张成分,但却应该是当时程普和周瑜之间的关系的真实写照。不过,三国志似乎也没有记载程普有什么太过分的举动去为难周郎。倒是江表传记载了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而周瑜则是“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所以,身为左右都督的两人一直处于一种很难以言状的关系当中。
     是的,周郎一个刚刚出道的年轻人,经验战功什么的比起身经百战的程普来说的确是差一大截,但是一来就成了第二把交椅,程普当然会有所不服。也许有人说程普心胸太狭窄了,我却说这是程普忠于孙家的表现。为什么呢?因为程普之所以不服周郎,完全是因为怕周郎年轻,资历尚浅,怕他只会纸上谈兵,怕主公用错人的缘故,而不是仗着自己的资历什么的要和年轻人抢地位。 因为论地位,左右都督,在当时是平级的,而“事决于瑜”,则说明是周瑜拍板决定。我想,程普正是生怕周瑜年轻,怕他作出的决定会不够成熟,才会与周瑜争执的吧。
     在后来,经历了赤壁之战,南郡之战后,发现“败曹操,走曹仁”的周郎的的确确是一个军事奇才而非纸上谈兵之辈时,程普对周郎的态度马上就有大的转变,两人马上成了好友——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这个时候,程普也许发现了时代的继承人了。是啊,孙策走了,还有周瑜这样杰出的年轻人存在啊。程普这时也许也已经意识到自己老了,江东的霸业也需要杰出的年轻人来继承,也许他这时又已经将江东的未来的希望托付给了周郎,他要赌的是一个新时代,是江东的新时代。
     然而,命运却总是作弄着程普。南郡攻下不就后,周瑜也因病辞世。。。。。。
     年轻的人啊,却总是比老一辈先走一步,这是为什么?这也许程普在代领周瑜生前的南郡太守时,最常想的事情吧。
     后来,孙权采取了鲁肃的建议,把南郡借给刘备——“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卒。”。程普离开了他和周瑜都治理过的南郡,回到了江夏。命运对程普总是很残酷的,自己没能开创的新时代,他把希望寄托给了年轻一辈,但是年轻一辈却比他还先走一步。程普这时也许真的已经老了,承受不了那么大的打击了,终于他于江夏逝世,告别了这个残酷的世界。
     孙权称帝时,也追论程普昔日的功劳,封了程普的儿子程咨为亭侯,虽然不及周郎的夸赞“非周公瑾,孤不帝矣”,但可见孙权对于程普的功绩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权称尊号,追论普功,封子咨为亭侯。”
     后记:江东多名将,但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导致许多人认为东吴少猛将,少良将。但是我觉得程普绝对是一个不输给关羽,曹仁等人的文武双全的名将。陈寿做三国志时,把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合并为一传,并称为“江东虎臣”,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江东十二虎”,而程普居十二虎之首位,其地位可见不亚于民间流传称呼的“蜀国五虎”的首位关羽。
     最后附录一篇吴鼓吹曲——《伐乌林》,以纪念程普的赤壁、乌林之功:
     曹操北伐,拔柳城。乘胜席卷,遂南征。刘氏不睦,八郡震惊。众既降,操屠荆。舟车十万,扬风声。议者狐疑,虑无成。赖我大皇,发圣明。虎臣雄烈,周与程。破操乌林,显章功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