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康熙与甄嬛的交集:对儿媳印象如何竟语惊四座(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提起清代乾隆朝的贪官,大家可能都会想起这位:
    和珅,和大人,为很多影视文学作品所钟爱的可爱贪官。不过,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和珅的倒台是在嘉庆亲政之后,作为太上皇的乾隆死了之后。
    乾隆朝被办的最大贪官级别没有和珅那么高,才是个省部级,他的名字叫王亶望,他干的事被《清史稿》称为乾隆季年最大贪污案,而且是塌方性腐败的窝案。
    王亶望,是山西临汾人(山西,呵呵)。王亶望的父亲叫王师,曾经当过江苏巡抚。出身于官宦之家的王亶望自幼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饱读诗书,乾隆十五年(1750),王亶望中了举人。
    在清代,只要中了举人,就有机会当官,一个办法是花钱,叫捐纳,拿钱出来,吏部就会给你安排一个职位,一般是知县;另一个叫大挑,每隔几年,吏部就会在举人当中进行公务员遴选,看文章、书法,还看颜值(不要笑吗,是真的!),挑中的就能当知县,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就是大挑当上知县的。
    
    作为有钱人的王亶望自然不用等到大挑,直接花钱捐了一个知县。王亶望步入仕途之后,先是干过甘肃山丹、皋兰等地的知县。后来,升任云南武定知府,又调任宁夏知府。
    在官场奋斗多年,王亶望又升任浙江布政使,相当于主管财政、民政的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
    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调任甘肃布政使。甘肃是个穷地方,经常需要朝廷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地方开支,西北干旱,粮食也很短缺,政府粮仓的储备也很紧张。
    原先朝廷在甘肃有个办法,允许甘肃的老百姓,当然主要是富户可以向政府捐纳粮食,然后换取一个国子监监生的身份,甘肃穷,价格低,只需四五十石豆麦就行。
    卖官鬻爵毕竟不是好制度,后来这个制度一度废止。王亶望到了甘肃之后,就和陕甘总督勒尔谨商量,就对朝廷说甘肃缺粮食,请求再开“监捐”,就是卖国子监监生名额。
    王亶望后来又以捐纳粮食不便为由,下令甘肃各州县直接折成银子收,称之为“折色“。钱收上来,按理说应该拿去买粮食,存在政府粮库里。当然,王亶望他们肯定是中饱私囊了。
    钱收了,粮库还是空滴,怎么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