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敦儒、武修文二人在个性上没有太多的亮点。性格不够鲜明,而且缺少一种男儿血性。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很小就寄人篱下,失去了父母的培养。郭靖黄蓉会教二人武功以及做人道理,但是对于血性来说,是环境影响很大的。如果武三娘还在世的话,见到自己的儿子对郭芙低三下四,唯命是从,会不会骂他们不像个男人呢?郭靖黄蓉更是把武敦儒、武修文在郭芙面前缺失男人血性的表现看作是对自己宝贝女儿的疼爱。 而当初杨过与二人同样寄人篱下的情况下,杨过对郭芙不卑不亢,保留了血性,而大小武却丧失了血性。 话说回来,武敦儒、武修文虽然不是什么大英雄,但无愧于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材的称号。能够帮助郭靖守城十几年的,绝非无用之人。郭靖冒死闯军营去救二人,难道仅仅是出于师徒之情吗? 郭靖看来,襄阳的未来就落在武敦儒、武修文肩膀上。郭靖在十几岁少年时期,也并不是什么少年老成,年少有为。学武正道讲究基础扎实,循序渐进。武敦儒、武修文被俘之时候还很年轻,武功低微是很正常的。只要基础扎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武功必然可以得到稳步提升。 ![]() 武敦儒、武修文并没有像郭靖那么幸运,甚至觉得他们运气并不是很好。郭靖像自己的师父们那样用心竭力培养自己的态度跟精力去对待二武两人,两人的武功必然会胜于现状。郭靖是他众位师父的高徒,而历史证明,高徒经常成不了名师。主要原因与郭靖专心守城,而无暇教武敦儒、武修文练武相关。即使如此,十六年后,武家兄弟二人也应该成为一流高手境界。 书上说,武修文学兼郭靖、黄蓉两家,又是家学渊源,得父亲与师叔授了一阳指神技,这时在后辈英雄中实已是第一流的人才。 而且这两兄弟已经成了郭靖的得力助手:郭靖叫过武氏兄弟,说道:“你二人各带二千弓弩手掩袭南阳。敌军倘若部队齐整,那就不要下手,要是惊慌混乱,可乘势发箭杀伤。”二人接令而去。由此可见,二人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打仗将领,而不是匹夫之勇的武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