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晋国的产生竟是因一个玩笑 曾雄霸中原近六百余年(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的文明史有五千年,有较成熟文字的历史有三千年,而由唐叔建立的晋国,她的历史却有近七百年,占中国文明史的近七分之一,占文字史的近四分之一。晋国不是孤立存在的,周武王夺了商王朝的天下后,分封了许多国家,据说大的有几十个,中不溜秋的有几百个,小咪咪有上千个。当然,她们都是诸侯国,是周王的臣国的君主。可是到了春秋时代的末期,历史发生了变化,诸侯国向两级分化,逐渐出现了五个强大的国家,晋、齐、楚、秦、燕,其中就有“晋国”。五国的方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晋!也就是说,晋国与周王室都处在中原地带。而春秋和战国的战争,说到底就是“逐鹿中原”。后世说到“逐鹿中原”这个词是比喻,可那时真的是去争夺控制中原的主动权和中原一带的土地呢!
    第三个结论:开玩笑开出来的晋国很棒,后来发展成为春秋五个强大的国家(五霸)之一。
    晋国的发源地在山西何处?后来发展到多大呢?
    姬虞最早的封地唐,在今山西太原附近,处于黄河和汾水的东面,有一百里范围。晋国后来的土地比初封时扩大了数十倍。在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余年间,晋国将它周围的霍、耿、魏、北虢、虞等小国,还有戎、狄国家,如赤潞氏、赤狄甲氏、留吁、铎辰、肥等统统都霸占了。
    
    晋国总计灭掉同姓和异性的国家有二十来个,成为能够与楚国匹敌的、华夏地区的超级诸侯大国。此后,戎、狄之族同晋国长期杂居的人们,变游牧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逐渐与华夏族融合在一起。后来,晋国在周襄王赏赐了温、原、赞茅等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土地之后,南部边境就越过太行山,达于黄河的北岸了。晋国的西境也越过黄河,到达称为“河西地”的地面。东境至河北西部与北方辽阔的燕国的边境相接。
    晋国的国君,其血缘后世不纯(中途被篡权)
    晋国开国的国君是姬虞,字子于,是周王室的嫡亲。姬虞(唐叔)之子名“燮”(音xie),改唐为晋,首称国君为“晋侯”。晋侯的儿子名“宁族”(号:武侯),其子名“服人”(成侯),其子名“福”(厉侯),其子名“宜臼”(靖侯)。晋靖侯之后,晋国的大宗(国君的嫡传)和小宗(国君兄弟的后代)之间争夺君权的政治斗争开始。到了唐叔的第十七代,晋国的小宗终于取得决定性胜利,坐上了国君之位,他就是晋武公。
    按血缘论,其后晋国君主血缘的纯度,已经大大地打了折扣——从宗法的角度看,这是小宗夺了大宗的权——对于《周礼》是粗暴的践踏。
    
    晋国的小宗也出人才,它的第二十二代君主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让晋国雄视天下的是这一届的晋君,就是大家熟悉的“晋文公”,名“重耳”。在晋国历史中,最能让后代人记得起的人物他是其中之一。晋文公影响了中国春秋历史的发展,他的故事在后世流传很广。晋文公重耳年轻时,由于国内动乱,逃到国外流亡十几年,后来终于回国做了国君,成为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春秋霸主,他的儿子继承父亲之志,延续了晋国的霸业。文公手下的五名贤士:赵衰、狐偃、先轸、贾佗、魏武子也跟着名扬四海,并演绎出许多故事,比如赵氏孤儿就是从赵衰这一姓来的。
    据史书记载,重耳这个人很异,因为他的眼睛是双瞳的,而在历史上是双瞳而又有记载的人并不多,上古有舜帝,近代的孙中山也算是一位。另外,重耳的肋骨有一根是重叠的。不知道是著名历史人物的身体都有异呢,还是正好赶上他因为著名才让他的身体之异也成为传奇?大约从公元前1061年(周成王三年)到前369年(周烈王七年),晋国经历了三十七位国君,主宰了山西那一块地方的政权约有六百九十三年的历史(依据的资料不一样,会有出入)。一部波澜壮阔的晋国历史,成为了周朝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成为华夏历史的一长段闪光的链条。这是再正统不过的中国正史了。
    晋国的灭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君的权力被大臣掠夺;第二个阶段,就是彻底断了香火。第一阶段发生在公元前453年(周贞定王十四年,晋出公二十年),赵、魏、韩三家打败智家后,三家分晋。第二阶段是公元前369年,晋静公被贬为平民,名存实亡的晋国连名也没了,终于断了香火。
    最后的结论:晋国历史中的一次叫“三家分晋”的政治事件,成为了中国春秋和战国划分的重大历史依据。从此,晋国再也不叫“晋国”,而改称为韩国、赵国、魏国了。晋国的历史结束了,而“晋”的大号却永远的留了下来,一直留了二千五百年,今后可能还将继续流传下去。这一个带有“太阳”的“晋”字,其中包含了幽幽六百余年的古老历史,它同时还藏有一段独步天下的玩笑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