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究竟则么样?比满语还好吗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满文没问题,那皇帝的汉语水平又如何?在写诗数量超过全唐诗的乾隆之前,帝王们到底对汉语熟不熟悉?
    一般来说,对一门语言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口头上的无障碍交流;二是语言熟练度达到同时代知识分子平均水平。清初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没有迈过基本的语言门槛,日本学者平田昌司在《清代鸿胪寺正音考》引用藤本幸夫的研究,指出努尔哈赤跟通汉语的朝鲜俘虏谈话时全靠汉语翻译。
    太宗皇太极时满人开始启用汉官,但汉族大臣日常对太宗奏事交流,如用汉语表达,太宗理解起来依然非常困难。宁完我《请变通大明会典设六部通事奏》就言明了这一点,其中说道:“臣又想六部汉官开口就推说不会金话……汗之左右,亦该常存两个好通事,若有汉官进见,以便问难,觇其才调。不然同于木石,何以知他好歹……”
    由此可见彼时皇太极的汉语能力是极为有限的,需要依靠翻译(通事)才能与不通“金话”(即满语)的汉官交流。
    直到清世祖顺治,皇帝渐习汉俗,才基本实现与汉族大臣口头无障碍交流。顺治不但能使用汉语,而且对汉语本身也有一定了解——《弘觉忞禅师北游集》一书中,说到禅师见到顺治时的一段对话:“上一日持一韵本示师曰:‘此词曲家所用之韵,与沈约诗韵大不相同。’……上曰:‘北京说话独遗入声韵。盖凡遇入声字眼,皆翻作平上去声耳。’……”
    
    可见,顺治皇帝不但能看出诗韵和曲韵的不同,并且知晓北京话当时入声已经消失,其汉语水平和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已不能同日而语。
        事实上,顺治皇帝语言能力相当出众:当时许多大臣只懂自己的母语,顺治帝召见大臣时,只好见机行事,见满臣说满语,见汉臣说汉语,见蒙古人说蒙古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