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苏学政,乾隆都有诗相赠,可见关注与期许。后来,刘墉因阳曲知县段成功亏空案被判斩决,乾隆也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从轻发落并重新起用。 上文就说了,刘墉算得上是一个极为圆滑的人,这样的人在为人处世上,都很有所得。刘墉在乾隆和自己这样一个君臣关系中,他自己的付出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乾隆四十二年秋天,当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向乾隆皇帝奏请自行刊刻乾隆的《御制新乐府》、《全韵诗》,使之在江苏全省流布,并建议敕发各直省刊刻。这一建议自然让乾隆皇帝觉得很舒服,此后一段时间里,刘墉的官职也升迁很快。 刘墉和和珅的关系 在现在的许多电视剧中,将刘墉和和珅的关系,描写成忠奸对立,水火不容的关系。刘墉机智聪明,经常捉弄和珅。但实际上刘墉和和珅当时没有什么太大的交集,更别说刘墉与和珅对着干了。 ![]() 按照他们两人当时的地位,刘墉根本没资本和和珅相比。和珅是皇帝眼前红人,权利滔天,刘墉和他相比简直差的不要太远。刘墉是个圆滑的人,所以他并不阿附和珅,而基本采取的是独善其身的做法。刘墉是个和事佬,乾隆曾斥之为遇事模棱圆滑,比不得他的父亲刘统勋,他父亲官至军机大臣,父子俩一同在朝当官。 刘墉和和珅最大的联系,大概是在嘉庆朝的时候,那个时候和珅案是刘墉一手督办的。并且刘墉还向嘉靖帝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臣,不得不为先帝留下面子,请从次律,即赐令自尽,保其全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