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受到刘邦的宠幸,她们就在一起谈笑当年与薄姬的相约,汉高祖听到后,问她们笑什么,两人将实情全部告诉了汉高祖。汉高祖内心感到伤感,怜悯薄姬,当天就把薄姬召来并与她同房。 薄姬也是非常的聪明的呢,薄姬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汉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吉兆,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生下儿子刘恒。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恒年八岁被立为代王。自此薄姬生下儿子刘恒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再见到汉高祖。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高祖去世,那些受到汉高祖御幸的爱姬如戚夫人等,吕后都恼恨她们,都被幽禁起来,不能出宫。而薄姬因为极少被汉高祖见爱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刘恒前往封地代地,作代王的太后,薄姬的弟弟薄昭也跟随到代地。 ![]() 刘恒被封代王的第十七年,即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大臣们商议拥立继位皇帝,恨外戚吕氏势力强盛,都称赞薄氏仁慈善良,所以迎回代王刘恒,立为皇帝,是为汉文帝。薄姬由王太后改称为皇太后,她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 这就是薄姬的故事了,很简单的一个故事,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的东西。 第一,一定要与人为善,当初如果薄姬待人刻薄的话,就不会有管夫人和赵夫人的举荐了,那她估计永远都不到刘邦了! 第二,女人要聪明,刘邦召见薄姬时,虽然特别的怜悯她,但是也不会说怎么样的,其实薄姬能得到宠幸,还是多亏了自己而已; 第三,要审时度势,薄姬在刘邦在世时,看到了吕后的霸道与强权,就特别聪明的没有去与别人争宠,最后才得以保全自己,不像戚夫人之流; 第四,要学会放弃权势,刘邦死后,薄姬没有留恋权利,而是放弃了权势,甘愿与自己的儿子去一个特别远的封国,只要保全自己就好,这就是她的聪明之处。 要不是上面的几点聪明,估计汉文帝早就被吕后弄死了吧,估计后面也就没有了文景之治了,什么窦太后之类的故事也就不会发生了呢!(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