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民国时美国大片风行广州 1张包厢票够平民生活1月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城几十家影院几被美国大片一统天下
    “看呀,看呀,宝莲女士的一口牙齿,多么齐整呀,每天用家庭医学社的止牙痛药,滴两三滴在漱口水里,能够使口腔清洁,永保牙齿坚固!”亲爱的读者,这是1921年广州一家药商在当年的《影戏杂志》上打出的广告,文中的宝莲女士不是别人,恰是当年轰动影坛的好莱坞巨星白珍珠(Pearl White)。这位美艳动人的女星在老广州几乎家喻户晓,故而才有商家扯起她的幌子做广告。
    好莱坞女星走红广州,有赖于美国大片的风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城几十家电影院几成美国大片的一统天下。豪华影院的一张包厢票要卖四块大洋,几乎是普通人一个月的伙食费,但最便宜的散座只要两三角毫银,虽说也够几天的生活费,但平民百姓也不是完全消费不起。不过,金发女星的笑容背后,其实是美国片商与本地影院之间无数的刀光剑影,其间种种争斗,比大片本身还要刺激精彩呢。
    
    开局冷清
    茶楼放电影
    街坊唔中意
    要说电影在广州的出现,还真是挺早的。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出时长只有一分半钟的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在世上诞生。仅仅8年之后,广州城里就出现了放映机。据《广州市志》的记载,1903年,一位华侨归国娶亲,顺便带回了一台放映机和一些无声短片,新婚之夜,在长寿路一带的高升茶楼放映电影,招待亲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电影都只是零星在茶楼里出现,充其量也只是为大家助助兴,而且还不怎么受欢迎。放映机虽说是新鲜的洋玩意,难免会勾起人们一时的好奇心,但那些短片实在没啥看头,黑白画面经常模糊不清,又听不到任何声响,伸长脖子看上一会儿,整个人都晕了,哪有一边喝茶,一边听女伶唱曲来得自在舒服。所以,如果有人对上世纪初老西关一带的居民做个访谈,他们多半会说,电影这样的洋玩意,看一次开开眼还行,看多了就是活受罪。
    茶楼里放电影还没成气候呢,偏偏还有人打起了开影院的主意。据《广州年鉴》记载,1908年,有华裔美商在清风桥畔(今中山五路)开起了一家名为“通灵台”的电影院。在接下来的十年间,西关十五甫出现了“意利影院”,旋源桥出现了“新民影院”,长堤出现了“振兴影院”,海幢公园对面出现了“智育影院”……不过,这些影院的规模都很小,而且多半是亏本经营,因而寿命都不长。要说,当时影院的收费一点也不贵,看场十来分钟的电影,只有三五个“仙”(一“仙”为一个银元的1%),不过是两个烧饼钱,但街坊四邻就是不爱看,票卖得再便宜也没有用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