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袆在除去了魏延之后,他的目标又移向了杨仪。虽然此时的杨仪已经被闲置了,但是作为当初北伐的营运主要负责人,他的存在对于一心求安定的费袆来说依然是个威胁。表面上他经常前去安抚杨仪,但实质上却是在监视杨仪的一举一动。 杨仪一股怨气无从发泄,说的话难免有感情用事的成分,他说后悔当初没有带兵去投靠魏国,本来就是气话,如果费袆真的关心杨仪,他应该能理解杨仪的心情,这种话听过就算了。但是正像我所论证的那样,费袆根本不是出于对朋友的关心去探望杨仪,他只是在等待这么一个能把杨仪彻底击倒的机会。 ![]() 《三国志》里记载“祎密表其言”,我当初看到这句话就冒冷汗(身边有这种朋友倒霉啊),这种告密的行为实在是令人感到无比嫌恶。 之后的杨仪很显然明白了自己完全被人摆了一道,急于为自己辩白,史书上对此的记载则是“上书诽谤,辞指激切”他要诽谤谁?无疑是出卖他的费袆,估计这时杨仪也把当初为了除掉魏延而许给他承诺的事情全部抖了出来,但这时局面已经完全为费袆所掌握,他说的话是再也没人听了,绝望的杨仪在羞愧中选择了自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