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侯景向来轻视高欢的儿子高澄,曾言道:“王(高欢)在,吾不敢有异。王无,吾不能与鲜卑小儿(高澄)共事。”546年高欢率10万大军攻打宇文泰,双方在玉璧展开激战,结果高欢惨败,损失7万余人,高欢因此忧郁成疾,一病不起,他对高澄言道:“侯景狡猾多计,反覆难知,我死后,必不为汝用。”因此高澄以高欢的名义写信召侯景入京。 ![]() (清朝人所绘的梁武帝萧衍) 侯景对此心知肚明,但是他深知单凭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同整个东魏政权抗衡。刚开始他想向东魏的宿敌、西魏的宇文泰投降。但宇文泰对他心怀戒备。此时的中国境内“三国鼎立”,侯景便把他的目光投向了割据南方的萧梁政权。547年梁武帝萧衍不顾群臣的意见,决定决定接纳萧衍,封他为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董督河南南北诸军事。 此时东魏权臣高欢已死,其子高澄接替其位,高欢临死前,对对付侯景的事情做出了安排,“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堪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慕容绍宗不负众望,将侯景打得溃不成军,同时将梁国援军击败,俘获萧衍的侄子萧渊明。仓皇之下侯景率领800人逃到了梁国的寿阳。 此时东魏希望与梁国重新结好,而梁武帝也希望通过与东魏恢复友好关系,赎回自己的侄子。这让侯景非常恐惧,他怕自己成为赎回萧渊明的筹码。于是侯景在寿阳一带扩充军队,积聚实力,并以萧衍的侄子萧正德作为内应。548年8月侯景举起叛乱,率军渡过长江,包围都城建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