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年东晋北府军将领刘裕废晋自立,改国号为宋,占据南方地区。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从此形成南北各自为政,相互对峙的局面。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南朝经济文化十分繁荣,文人辈出,但军事实力却日益衰弱,领土逐渐缩小,最终在589年被来自北方的隋朝所统一。 南朝大多数是农耕民族,不善骑射,因此在与北方尚武的游牧民族的对抗中经常落于下风。除了刘宋王朝初年,依靠北府军的老班底,曾短暂压制北方外,之后的一段时间,南朝基本处于守势,几次北伐也都草草了事,未能对北朝政权构成真正的威胁。但有个一人是例外,他“射不穿札,马非所便”,却提孤军以少胜多,威震北朝。此人便是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484年出生,义兴国山人。陈庆之自幼就跟随萧衍,算是他的跟班吧。当时萧衍酷爱下棋,一玩起来就通宵达旦地和人对弈,其他人都感觉筋疲力竭,唯独陈庆之不睡觉。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因此深得萧衍的信任。之后萧衍起兵谋取帝位,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他散尽钱财,招集将士,帮助萧衍。 525年1月,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表示要归降梁朝,萧衍便派遣陈庆之任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梁军前去接应。完成任务后,陈庆之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奉命率两千人护送萧衍第二子、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5月陈庆之会合其他几路军队,击破前来阻拦的北魏军2万。此后形势急转直下,6月豫章王萧综怀疑自己不是萧衍的儿子,叛梁归魏,引发梁军溃逃,魏军乘胜追击,梁军损失惨重。只有陈庆之斩关夜退,所属的部队无一损失。 527年10月,陈庆之跟随领军将军曹仲宗进攻北魏的涡阳。此时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率步骑15万来援,前锋已经抵达距离涡阳40里的驼涧。陈庆之认为“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率麾下二百骑击破援军先锋部队,魏军震恐。之后陈庆之与诸将,进逼涡阳城,与魏军对峙,双方“自春至冬,数十百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