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张伯苓办南开中学 制止学生抽烟一生未再吸烟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931年,梅贻琦先生出任清华校长。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遇事三思而后行,在性格上沉着稳重。
    梅贻琦非常关心学生,对清华的学子呵护有加。1933年1月6日,日军占领东北之后,兵锋直指关内,一腔热血的青年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抗日要求,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此时考试在即,清华学生会向学校要求缓考,理由是平津动摇,人心骚动。梅贻琦不为所动,断然拒绝了这种要求。学校发出《告同学书》:……你们就该做你们每天做的事,绝对不应该少做,不做……
    抗战爆发前夕,当时国人的抗日情绪非常高涨,学生尤为激昂。1936年2月,受“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仍时不时出现学潮。一天,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宋哲元派了军队到清华清查,士兵们声明有命令不用枪弹,因此竟被学生们缴了械,领队的团长也被扣留,运输车辆亦被掀翻。当晚,有一师军力的部队荷枪实弹并带着大刀队进入校园。当时,叶公超、叶企孙、陈岱孙、冯友兰等聚集在梅贻琦家中商议怎么应付。几乎每个人都说了许多话,唯有梅贻琦静默不发一言,这个现实确实给他出了难题。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之久,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结巴的冯友兰问梅贻琦,“校长你——你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忍不住说,“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
    
    梅贻琦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结果当时有20名左右的同学被捕,大多是无辜的。
    第二天梅贻琦召集全校学生讲话,以极沉痛而低沉的口气,告诫同学:“青年人做事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考虑,盲从是可悲的。徒凭血气之勇,是不能担当大任的。尤其做事要有责任心。你们领头的人不听学校的劝告,出了事情可以规避,我做校长的不能退避的。人家逼着要学生住宿的名单,我能不给吗?”停了一下,梅贻琦说:“我只好很抱歉地给他一份去年的名单,我告诉他们可能名字和住处不太准确。”最后梅贻琦表示:“你们还要逞强称英雄的话,我很难了。不过今后如果你们能信任学校的措施与领导,我当然负责保释所有被捕的同学,维持学术上的独立。”
    学生曾给梅贻琦作了一首打油诗:“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梅贻琦的“含糊”,是叶公超所谓的“慢、稳、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