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源头,虽然可追溯到先秦之前。但是,当时只是将九月九日作为庆祝秋季农作物丰收的活动。据《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见,当时重阳日活动十分简单,就是在九月秋季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 到了西汉时期,重阳日的活动才开始丰富了起来,有了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养生延寿为目的的活动。据东晋学者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这种重阳求寿之俗是受到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