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待到夜里三四点钟,任务还没有来,……刚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枪声、手榴弹声震醒了,这时指导员跑得浑身汗淋淋地闯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下命令:‘赶快上山,靠近团首长。’我们刚爬起来要走,指导员又喊了声:‘六班长!’‘有!’我们班长马宝玉应声站出来。‘你们班带一个机枪组,顺这条岭占领西边小山头,把敌人火力引过去,掩护一、三排撤!’‘是!’班长爽快地答应。我走出门,还听见连长在向班长交代:‘要多坚持一会,让后面和上面(指团的机关)撤走。’”(葛振林,《狼牙山跳崖记》,王愿坚整理,刊于《中国青年》1957年第14期) ![]() 按葛振林1957年的说法,让六班担任掩护任务,显然是七连领导的安排,并不存在班长马保玉主动请战之事。1985年,葛振林在人民政协报第22期刊文《狼牙山上》,内称:“丘蔚团长命令我们七连坚守阵地,掩护机关和主力转移。在我们连的英勇阻击下,机关和主力安全撤走了。团长又命令留下我们六班继续阻击敌人,连队其余人员迅速转移。”同样没有马保玉主动请战的情节。葛振林晚年的另一篇回忆文章《血洒狼牙震敌胆——忆老战友马宝玉牺牲前后》,谈及掩护任务的由来,与1957年《狼牙山跳崖记》的说法完全相同,仍没有马保玉主动请战的情节。 然而,到了1995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由葛振林口述、周迅整理的《战斗在狼牙山上》一文,却改了口,把马保玉主动请战的情节补了进去:“团长部署我们七连担任后卫,掩护党政机关和群众突围,等大家安全转移后,留下一个班拖住敌人,最后转移。我们班长马宝玉得知这一消息,便跑去找指导员求战,要求把最后拖住敌人的任务交给我们。连长和指导员一商量,同意了我们的请求。”该文后被收录于《中共党史资料·第55辑》。 图注:1941年,葛振林(前排左五)、宋学义(前排左三)受到嘉奖后与杨成武(前排左四)等合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