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不禁大怒,于是两天后,丢人现眼的硕贵妃自缢身亡,那个太监王仁也暴死。于是,就有人问了:硕贵妃为什么不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贵妃,偏要和一个地位低下的太监偷情呢?这是有原因的!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顺治帝以从未有过的炽烈感情倾注于一个叫董妃的女人。董妃,又作董鄂妃,内大臣鄂硕之女,顺治屡与董氏接触而萌发好感,遂热恋起来,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初册封董妃为皇贵妃,福临特颁恩诏大赦天下。 ![]() 《清史稿·后妃传》对董鄂妃有如下记述:“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三宫,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且不说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在册立皇贵妃时大赦天下,已经是极不寻常的迹象,而顺治在八年、十一年两次册立皇后均未大赦天下,由此不难看出皇贵妃董鄂氏在顺治心中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地位。《汤若望传》说:“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怜,当这位军人因此斥责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斥责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 这位军人因此怨愤致死。皇帝于是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军人的夫人就是被封为皇贵妃的董鄂氏,即董鄂妃。董鄂氏对顺治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在为悼念董鄂氏所写的《孝献皇后行状》中,顺治写道:“后至俭,不用金玉,诵《四书》及《易》,已经卒业,习书未久即精,朕喻以禅学,参究若有所悟。”对《四书》、《易经》的学习,对书法的精通以及对禅学的领悟都使得董鄂氏同顺治在文化上志趣相投,彼此之间有说不尽的话题。顺治的爱已经成为董鄂氏生命不能承受的重负,她在等级森严的后宫活得非常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