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绥15岁入宫,22岁被册封为皇后,25岁的邓绥临朝称制。25岁的邓绥做起事情来,丝毫不差于男人,她虽然是一介女流,却对政治十分的精通,这大概是她博览群书的好处,她能够在先哲的经验里找到解决问题最合适的方法,因为往往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提出一些令人惊叹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受到的效果也不差,这样年纪轻轻的邓绥,虽然只是辅政的皇太后,但是她才是真正的一国之君。 临朝称制的邓绥,一上台就大赦天下,又提倡德化,将各地祭祀、典章之事能免的就免去,同时又倡导节俭,很大程度减少了宫内的铺张浪费,此举一出每年为宫中节省费用数百万,对各地方的朝贡也都减免过半,整治了宫内的奢靡之风,一时间得到百姓的称赞。 汉殇帝即位不足一年,便夭折了,殇帝一驾崩,邓绥决定立安帝刘祜,刘祜是和帝之哥哥、清河王刘庄的儿子。这样,13岁的刘祜做了东汉的皇帝,是为汉安帝,邓绥仍临朝听政。邓绥心想国家经历了两位君主的更迭,少不了会让百姓受到工役之苦,于是她下令建造殇帝陵寝的工程规模及其其他的劳作都”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 外戚的崛起,是每个朝代不可避免出现的产物,邓氏家族强大是无疑的,但是邓绥却对娘家的人管束得比较严格,她知道吕后和窦太后这些鲜活的例子都摆在她的面前,谨记外戚专权带来的严重后果,格外注意”检敕宗族“,因此,宗族人员才注意收敛自己的行为。邓绥不滥用私权崇尚节俭的行为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邓绥垂帘的十几年间,发生过许多水蝗灾害事情,有一次蝗灾厉害,当地的作物颗粒无收,皇后闻此讯,竟夜不能寐,时刻记挂着民众的温饱问题。在其勤勉之下,蝗灾最后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天下复平,岁还丰穰“。针对民族的暴动,她听取大臣意见,采取安抚的手段,成功平定并安抚了西羌暴动,保持了边境的相对安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