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如何处理功臣一直是让皇帝头疼和棘手的问题。“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如诅咒般伴随着每一个初生的王朝。为了处理功臣问题,皇帝一般使用两种办法。 一种办法是给功臣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甚至结成各种亲戚关系,但不给他们实际的权力。这种方法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 另一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直接,就是把功臣们治罪或者杀掉。比如汉高祖杀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功臣。明太祖更是通过“胡蓝”两案杀了几万名功臣及其家属部从,是杀功臣最多的皇帝。  可是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与众不同,他不仅不打击功臣,还让功臣担任要害的官职,给予很大的权力。那为什么唐太宗可以摆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一诅咒呢? 一,心胸宽广,重感情 若论心胸宽广,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英主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唐太宗感情丰富(哭过好几次),非常珍惜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功臣集团。可以说单从性格和感情上,唐太宗就不想对功臣进行处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