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即使于吉没有不臣之心,任何一个当权者也不希望在其统治下存在一个精神偶像甚至是领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睡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从孙策杀于吉这个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孙策确实是个杀伐决断,强硬果毅的当权者,只要有人威胁甚至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统治,那么宁可错杀不可轻纵。而对于于吉,虽然死的有些冤枉,我们也只能说一句可悲可怜了。 孙策以玺借袁兵 孙策以玺借袁兵这里的玉玺是指大汉的传国玉玺,当年群雄讨伐董卓时,孙策的父亲孙坚率先打入洛阳,在一口枯井之中发现了一个宝盒,其中正是传国玉玺。这时出现许多抢夺传国玉玺的人,孙策的弟弟孙权认为,玉玺不过是一块招致灾祸的石头不要也罢。但孙坚不舍得抛弃玉玺,为了保住玉玺从而丧命,这时玉玺才到了孙策手里。  孙策剧照 孙坚死后孙策走投无路腹背受敌,暂时投靠了袁术,几年后遇到周瑜,此时周瑜欲与孙策成大事。由于孙策的才华及背景,在战役中帮袁术屡立战功,还有了“小霸王”的称号。袁术不愿放孙策离去,但是却对孙策缺乏信任。于是孙策与周瑜商量后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把袁术梦寐以求的玉玺作为抵押,向袁术借兵。 果不其然,当孙策向袁术献上玉玺时袁术就丧失了理智,当场就同意了,借了孙策几千精兵。孙策毫不犹豫带着向袁术借的兵马火速赶往了自己的老家江南,向袁术借的这几千精兵为以后孙策创建的吴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吴国发展成以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开端。 以上就是我个人理解的孙策以玺借袁兵这个典故的由来,现在这个典故多用于指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告诫后人不要把一些东西看的太重,要学会取舍。不要吝啬付出,不要害怕失去,要明白很多事情,放弃也是一种回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责任编辑:admin)
|